时间: 2025-05-02 06:09: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09:54
“仅以身免”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在危难中只保全了自己的生命,没有顾及其他。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在灾难或困境中,个人只顾自己逃命,不顾他人或集体的利益。
“仅以身免”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个人在危难时刻行为的一种评价标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成为描述个人自私行为的常用语。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因此“仅以身免”这种行为往往被视为不道德的。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仍然被用来批评那些在困难时刻只顾自己的人。
这个成语通常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自私、不负责任的行为。它可能引发对那些在危机中只顾自己的人的批评和不满。
在现实生活中,我曾目睹过一次火灾,有人因为恐慌而只顾自己逃命,不顾他人,这种行为让我深刻理解了“仅以身免”的含义。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风暴的怒吼中,他仅以身免,留下了孤舟在波涛中挣扎。”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人在混乱的战场上独自逃离,背景是嘈杂的战斗声和呼救声,这种场景可以很好地体现“仅以身免”的意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ave one's own skin”,虽然意思相近,但文化背景和使用语境可能有所不同。
“仅以身免”这个成语深刻反映了人性在危难时刻的复杂性,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困难时,应该更多地考虑集体的利益,而不是仅仅关注个人的安全。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成语,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和传达复杂的情感和道德判断。
齐王逃遁走莒,仅以身免。“
难(句难)等相率北走,~。
1. 【仅】
2.
【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金文字形,象人。本义:用)。
同本义。有一部分现已弱化成了介词。
【引证】
《说文》-以,用也。 、 《小尔雅》-以,用也。 、 《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凡师能左右之曰以。 、 《左传·定公十年》-封疆社稷是以。 、 蔡元培《图画》-纯以形式。 、 《论语》-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组词】
以手代足、 以疏间亲、 以耳为目、 以指测河
3.
【身】
(象形。象人之形。本义:身躯的总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身的本义是人的躯干。-身,躬也。象人之形。 、 《论语·乡党》-必有寝礼,长一身有半。 、 王述之《经义述闻》-人自项以下,踵以上,总谓之身。颈以下,股以上,亦谓之身。 、 《诗·秦风·黄鸟》-人百其身。 、 《礼记·哀公问》-身也者,亲之枝也。 、 《礼记·祭义》-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 、 《孟子·告子下》-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 《楚辞·九歌·国殇》-身首离兮心不惩。 、 明·于谦《石灰吟》-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 《史记·项羽本纪》-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组词】
身边钱、 身品、 身伴、 身边人、 身首分离、 身殃、 身牖、 身无长物
4.
【免】
物之新生、稚弱者。
【引证】
《大戴礼记》-推远稚免之幼志,崇积文武之宠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