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19: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19:58
“仆从”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指跟随主人或上级的人,通常指地位较低、服从命令的人。在现代汉语中,它通常带有贬义,指的是那些完全服从他人、缺乏自主性的人。
“仆从”一词源于古汉语,最初指的是跟随在主人身边的仆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扩展,现在更多地用来形容那些缺乏自主性的人。
在**传统文化中,“仆从”一词常与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联系在一起,反映了社会的不平等和从属关系。
“仆从”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缺乏自由和自主性的生活状态。
在现实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些人,他们过分依赖他人,几乎像仆从一样生活,这让我深刻理解了这个词的含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仆从”:
在古老的庭院里,
仆从们默默地行走,
他们的脚步轻柔,
却无法掩盖内心的沉重。
想象一幅画面:一群穿着古代服饰的仆从,低着头,默默地跟随在主人身后。这种场景可能伴随着沉重的脚步声和低沉的呼吸声。
在英语中,“servant”或“subordinate”可以对应“仆从”,但它们在语境和情感色彩上可能有所不同。
“仆从”这个词在汉语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它不仅描述了一种社会关系,也反映了人们对自主性和自由的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个词的深层含义对于把握汉语的精妙之处至关重要。
1.
【仆】
(会意。从人,从菐,菐亦声。古文从臣,从菐。甲骨文字形,象一个罪人端着畚箕,从事卑贱劳动之形。本义:供役使的人。即奴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僕,给事者。 、 《诗·大雅·既醉》-景命有仆。
2.
【从】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二人相从形。本义:随行,跟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従,随行也。 、 《周礼·司仪》-客从拜辱于朝。 、 《易·坤》-或从王事。 、 《易·夏小正》-啬人不从。 、 《诗·邶风·击鼓》-从以孙子。 、 《淮南子·泛论》-禽兽可羁而从之。 、 《聊斋志异·狼三则》-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组词】
从龙、 从学、 从骑、 从嫁、 从井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