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3:50: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3:50:07
词汇“干枢”在中文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它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专业性较强的词汇。根据我的知识库,以下是对“干枢”的分析:
“干枢”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来源于古代汉语,意指重要的枢纽或关键部分。在某些文献中,它可能指代机械中的主轴或关键部件。
由于“干枢”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它在现代文学、口语中很少出现。在专业领域,如机械工程或古代文献中,可能会有所应用。
“干枢”可能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干”指主干或主要部分,“枢”指枢纽或转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可能在日常语言中逐渐被更常用的词汇所替代。
在古代**,机械和工程技术的发展中,“干枢”这样的词汇可能被频繁使用,用以描述机械的关键部件。
由于“干枢”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它可能给人一种古老、专业的感觉,联想到古代的机械或工程技术。
由于“干枢”在现代生活中不常见,个人应用的例子较少。在学*和研究古代机械或工程时,可能会遇到这个词汇。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机械的诗歌时,可以使用“干枢”来增添一种古老和专业的氛围:
古木轮转,水声潺潺,
干枢转动,岁月悠悠。
结合图片或视频,可以展示古代水车或机械的运转,强调“干枢”在其中的关键作用。
由于“干枢”是一个较为特定的词汇,它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在英语中,可能使用“main shaft”或“key component”来描述类似的概念。
“干枢”是一个具有特定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词汇,它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较少,但在学*和研究古代机械或工程时,具有一定的价值。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语言知识,增强对古代文化的理解。
1.
【干】
(形声。从木,倝(gàn)声。本义:筑墙板。筑土墙时两边所用的木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俗作幹。按,植于两边者曰榦,植于两端者曰楨。散文则亦通称也。古筑墙先度其广,轮乃树楨,榦,继施横板于两边,榦内以绳束榦,实土筑之。一板竣则层累而上,五板为堵。-榦,筑墙端木也。 、 《左传·宣公十一年》-平板榦,称畚筑。 、 《三国志·陆凯传》-姚信、楼玄,…皆社稷之桢干,国家之良辅。
【组词】
榦楨
2.
【枢】
(形声。从木,区声。本义:户枢。旧式门的转轴或承轴臼)。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枢,户枢也。 、 《尔雅》-枢谓这椳。又枢达北方谓之落时。 、 《易·系辞》。注:“制动之主。”释文:“门臼也。”-枢机之发。 、 《汉书·五行志》-视门枢下当有白发。 、 汉·贾谊《过秦论》-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 《吕氏春秋·尽数》-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
【组词】
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