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32: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32:23
干板:在摄影术语中,干板是指一种使用玻璃板作为基底的摄影感光材料。与早期的湿板摄影不同,干板可以在干燥状态下保存和使用,不需要在拍摄前现场准备感光剂。干板通常涂有碘化银或溴化银,使其具有感光性。
干板摄影技术起源于19世纪中叶,是对早期湿板摄影的一种改进。湿板摄影需要在拍摄前现场准备感光剂,而干板则可以在干燥状态下保存,方便运输和使用。随着胶卷和数码摄影技术的发展,干板摄影逐渐被淘汰。
干板摄影是摄影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它不仅代表了技术上的进步,也反映了社会对图像记录和传播的需求。在当时的文化中,摄影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探索。
干板摄影给人一种复古和怀旧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早期摄影的艰辛和创造性。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干板摄影可能代表着一种对传统的尊重和对技术的探索。
虽然干板摄影在现代生活中不常见,但在某些复古摄影工作坊或历史重现活动中,人们可能会尝试使用干板技术进行拍摄,体验早期摄影的魅力。
在诗歌中,干板可以被用来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沉淀:
干板上的影像, 是时间的指纹, 记录着过去的瞬间, 静静诉说着历史的故事。
干板摄影的图像通常具有一种独特的质感和深度,这种视觉效果可以与某些古典音乐作品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复古而深沉的氛围。
在不同语言中,干板摄影的术语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概念和技术特点是相似的。例如,在法语中,干板摄影可以被称为“plaque sèche”。
干板摄影作为摄影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不仅代表了技术上的进步,也反映了社会对图像记录和传播的需求。了解干板摄影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摄影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它在文化和艺术中的作用。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掌握这类专业术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量,提高表达的准确性和深度。
1.
【干】
(形声。从木,倝(gàn)声。本义:筑墙板。筑土墙时两边所用的木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俗作幹。按,植于两边者曰榦,植于两端者曰楨。散文则亦通称也。古筑墙先度其广,轮乃树楨,榦,继施横板于两边,榦内以绳束榦,实土筑之。一板竣则层累而上,五板为堵。-榦,筑墙端木也。 、 《左传·宣公十一年》-平板榦,称畚筑。 、 《三国志·陆凯传》-姚信、楼玄,…皆社稷之桢干,国家之良辅。
【组词】
榦楨
2.
【板】
(形声。从木,反声。《说文》作“版”。本义:片状的木头。后凡施于宫室器用的片状物皆可称板)。
木板。 同: 版
【引证】
《玉篇》-板,木片也。 、 《诗·秦风 ·小戎》-在其板屋,乱我心曲。 、 《公羊传·定公十二年》。注:“八尺曰板。”-五板而堵。 、 《诗·鸿雁》传-一丈为板。 、 《礼记·檀弓》。-今一日而三斩板。
【组词】
板舆、 板梯、 板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