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42: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42:44
“兔起鹘落”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兔子刚跳起来,鹘(一种猛禽)就迅速落下捕捉。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动作迅速,反应敏捷,比喻事情发生得快,结束得也快。
在文学作品中,“兔起鹘落”常用来形容战斗、比赛或任何需要快速反应的场景。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任何迅速发生又迅速结束的**。在专业领域,如体育评论或军事分析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战术的迅速变化。
同义词:
反义词:
“兔起鹘落”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对狩猎场景的描述,特别是描述猎鹰捕捉兔子的情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扩展到了形容任何迅速发生的**。
在文化中,兔子和鹘都是常见的动物,兔子象征着敏捷和机智,而鹘则象征着力量和速度。这个成语反映了人对速度和效率的重视。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紧张和刺激的感觉,因为它描绘了一个快速且充满活力的场景。它让人联想到需要快速反应和决策的情境,如竞技体育或紧急情况。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一场快速结束的辩论或比赛,或者描述一个迅速解决的问题。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兔起鹘落间,风云变幻,英雄一瞬定乾坤。”
想象一只兔子在草地上跳跃,紧接着一只鹘从天而降,这个场景可以联想到快速的动作和紧张的气氛。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like a flash”或“in the blink of an eye”,都用来形容事情发生得非常快。
“兔起鹘落”这个成语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富有文化内涵。它不仅描述了速度和敏捷性,还反映了*人对效率和迅速决策的重视。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可以帮助我更生动地描述快速发生的**。
此事如~,少纵即逝,此媪亦捷疾若神矣。
1.
【兔】
(象形。象踞后其尾形。本义:哺乳类动物,通称兔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其兽前足短后足长,俗字作菟。-兔,兽名。象踞后其尾形。 、 《论衡·奇怪》-兔舐毫而孕,及其生子,从口而出也。 、 《诗·召南·兔置》-肃肃兔罝。 、 《礼记·曲礼》-兔曰明视。 、 《韩非子·五蠹》-兔走触株。 、 、 、 《乐府诗集·木兰诗》-雄兔脚扑朔。 、 、
2.
【起】
(形声。从走,己声。本义:由躺而坐;由坐而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起,能立也。 、 《庄子·齐物论》-曩子坐,今子起。 、 《诗·小雅·沔水》-载起载行。 、 《礼记·曲礼》-请业则起。 、 《墨子·公输》-子墨子起。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吾恂恂而起。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夫起大呼。
3.
【鹘】
鸷鸟名。即隼 。部分隼属动物的旧称。
【引证】
宋·苏轼《石钟山记》-山上栖鹘。 、 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俊鹘抟水禽。 、
【组词】
鹘雕、 鹘人
4. 【落】 [方言]形容态度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