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3:08: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3:08:44
“狠戾自用”是一个汉语成语,由“狠戾”和“自用”两个词组成。其中,“狠戾”指的是性格凶狠、残忍,而“自用”则意味着自以为是,不听他人意见,固执己见。因此,“狠戾自用”整体上形容一个人性格凶狠且固执,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建议或批评。
在文学作品中,“狠戾自用”常用来描绘那些权力欲望强烈、手段残忍且刚愎自用的反面角色。在口语中,这个词组可能用来批评那些行为霸道、不听劝告的人。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管理学,可能会用这个词组来描述某些领导者的负面特质。
“狠戾自用”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传统,源自古代汉语。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但在现代汉语中,由于社会价值观的变化,这个词组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和为贵”和“兼听则明”,因此“狠戾自用”这样的性格特质通常被视为负面。在现代社会,这种性格特质可能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和工作效率低下。
这个词组通常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权力滥用、人际关系破裂等不良后果。它可能让人感到不安或恐惧。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狠戾自用的人,可能会选择保持距离,避免冲突。在工作中,这种性格特质可能导致团队合作困难,需要通过沟通和领导力培训来改善。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狠戾自用者,心如铁石坚,不听春风语,独行夜雨间。”
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冷酷的面孔和坚定的眼神。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严厉的命令声或不妥协的语气。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dictatorial”或“autocratic”,它们也描述了类似的负面领导特质。
“狠戾自用”这个词组在描述某些负面性格特质时非常有用,但在现代社会,更强调开放性和合作性。了解这个词组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应对那些固执且不接受他人意见的人。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能力,更好地传达复杂的情感和观点。
璁狠愎自用,执拗多私。
1.
【狠】
(形声。从犬,艮(gèn)声。(wán)本义:犬争斗声。又指凶狠,残忍)。
下定决心。
【引证】
老舍《骆驼祥子》-他爱钱如命,可是为维持事情,不得不狠了心。
2.
【愎】
(会意。从心,复声。本义:不听从) 同本义。
【引证】
《韩非子·十过》-贪愎喜利,则灭国杀身之本也。 、 《左传·哀公二十七年》-知伯贪而愎,故韩魏反而丧之。
【组词】
刚愎、 愎很、 愎戾
拒绝。
【引证】
《韩非子·亡征》-愎谏而好胜。
3.
【自】
(象形。小篆字形。象鼻形。“自”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鼻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许谓自与鼻义同音同,而用自为鼻者绝少也。”-自,鼻也。
4.
【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桶形。桶可用,故引申为用。本义:使用,采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用,可施行也。 、 《苍颉篇》-用,以也。 、 《易·益》-利用为大作。 、 《虞书》-五行五用哉。 、 《书·微子》-乃攘窃神胝之牺牷牺用。 、 《周礼·宰夫》-乘其财用出入。 、 《周礼·小司徒》-乃会万民之卒伍而用之。 、 宋·王安石《上五事札子》-保甲之法,起于三代丘甲。管仲用之齐,子产用之郑,商君用之秦,仲长统言之汉,而非今日之立异也。 、 明·魏禧《大铁椎传》-皆不足用。 、 蔡元培《图画》-用水彩。 、 、 明·魏学洢《核舟记》-又用篆章。
【组词】
用不着、 备用、 实用、 拆用、 用功、 用长、 用板、 用计、 用天因地、 用钱、 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