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6:25: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6:25:05
词汇“乡用”在中文里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是一个方言词汇或者是某个特定地区的用法。字面意思可能是指在农村或乡下使用的物品或方法,或者是与乡村生活相关的习俗、工具等。
由于“乡用”不是一个标准汉语词汇,它的使用可能局限于特定的地区或社群。在文学作品中,如果出现这个词,可能是为了描绘特定地区的乡土风情或生活方式。在口语中,如果有人使用这个词,可能是在讨论乡村生活或乡下特有的物品和习俗。
由于“乡用”不是一个广泛使用的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不为人所熟知。它可能是随着特定地区文化的传承而形成的词汇。
在强调乡土文化和农村生活的社会背景下,“乡用”这个词可能被用来强调与城市生活的区别,以及乡村特有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对于有乡村生活经历的人来说,“乡用”可能唤起对家乡的怀念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对于城市居民来说,这个词可能带来一种新奇感或对另一种生活方式的好奇。
由于“乡用”不是一个常见词汇,个人应用的例子可能不多。但如果有人在乡村生活,他们可能会用这个词来描述他们日常使用的工具或方法。
在创作中,可以将“乡用”融入到描述乡村生活的诗歌或故事中,以此来展现乡村的独特魅力和生活方式。
结合图片,可以展示乡村风光和乡用物品;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乡村风格的音乐,来增强对乡村生活的联想。
由于“乡用”不是一个广泛认知的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存在或者不为人所熟知。
“乡用”这个词虽然不常见,但它反映了语言的多样性和地域文化的特色。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不同地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
1.
【乡】
(会意。据甲骨文,像二人对食形。“‘鄉’和‘饗’原本是一字…整个字像两个人相向对坐,共食一簋的情状。本义是用酒食款待别人,是“饗”的古字)。
“乡”假借为行政区域名。
【引证】
《说文》-乡,国离邑民所封乡也。啬夫别治封圻之内六乡六卿治之。 、 《周礼·大司徒》。注:“万二千五百家。”-五州为乡。 、 《广雅》-十邑为乡,是三千六百家为一乡。 、 《礼记·王制》-习乡尚齿。 、 《庄子·逍遥游》-行比一乡。 、 《左传·庄公十年》-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
【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桶形。桶可用,故引申为用。本义:使用,采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用,可施行也。 、 《苍颉篇》-用,以也。 、 《易·益》-利用为大作。 、 《虞书》-五行五用哉。 、 《书·微子》-乃攘窃神胝之牺牷牺用。 、 《周礼·宰夫》-乘其财用出入。 、 《周礼·小司徒》-乃会万民之卒伍而用之。 、 宋·王安石《上五事札子》-保甲之法,起于三代丘甲。管仲用之齐,子产用之郑,商君用之秦,仲长统言之汉,而非今日之立异也。 、 明·魏禧《大铁椎传》-皆不足用。 、 蔡元培《图画》-用水彩。 、 、 明·魏学洢《核舟记》-又用篆章。
【组词】
用不着、 备用、 实用、 拆用、 用功、 用长、 用板、 用计、 用天因地、 用钱、 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