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9:33: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9:33:44
词汇“烟霓”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古风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我们可以尝试进行以下分析:
“烟霓”由两个字组成:
结合起来,“烟霓”可能指的是烟雾缭绕中出现的彩虹,或者形容烟雾朦胧、色彩斑斓的景象。
由于“烟霓”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它在现代文学、口语中很少出现。在古风文学或诗词中,可能会用来形容朦胧、梦幻的景象,如山水画中的烟雾和彩虹。
由于“烟霓”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太明确。可能是古代文人为了形容特定景象而创造的词汇。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烟雾和彩虹都是富有诗意的自然现象,常被用来象征美好、梦幻的意境。
“烟霓”给人一种朦胧、梦幻的感觉,可能让人联想到山水画中的意境,或是仙境般的美丽景象。
由于“烟霓”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机会使用。但如果遇到需要形容朦胧、梦幻景象的场合,可以使用这个词汇来增添文雅的气息。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烟霓缭绕山间起,
彩虹横跨天际来。
朦胧美景如仙境,
诗意盎然心自开。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山水画,烟雾缭绕,彩虹横跨天际,给人一种宁静、梦幻的感觉。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轻柔、梦幻的音乐,如新世纪音乐,来增强这种氛围。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来描述“烟霓”这种特定的景象。不同文化中对烟雾和彩虹的描述和象征意义可能有所不同。
“烟霓”是一个富有诗意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在古风文学和诗歌中可以增添文雅和梦幻的氛围。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语言表达,提升文学素养。
1.
【烟】
(形声。从火,因声。本义:物质因燃烧而产生的气体)。
同本义。
【引证】
陆机《连珠》-火壮则煙微。 、 《后汉书·蔡邕传》-煙炎之毁熸。 、 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烟焰迷漫。 、 明·刘基《卖柑者言》-烟扑口鼻。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烟炎张天。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烟焰雾雨。 、 唐·杜牧《阿房宫赋》-烟斜雾横(互文,表烟雾斜横。斜 横:升腾缭绕)。
【组词】
烟火邻居、 烟扛扛、 烟爨、 烟蓬、 烟祀、 烟尘、 烟井、 烟火、 烟焰、 夕烟、 风烟、 油烟;炊烟
2.
【霓】
(形声。从雨,兒(ní)声。本义:副虹)。
同本义,即虹的外环。大气中有时跟虹同时出现的一种光的现象,形成的原因和虹相同,只是光线在水珠中的反射比形成虹时多了一次,彩带排列的顺序和虹相反,红色在内,紫色在外。
【引证】
《说文》。按,雨与日相薄而成光,有雌雄,鲜者为雄虹。暗者为雌霓。-霓,屈虹青赤或白色阴气也。 、 《列子·无端》-虹霓也,云雾也,风雨也,四时也,此积气之成乎天者也。 、 柳宗元《笼鹰词》-云披雾裂虹霓断,霹雳掣电捎平岗。 、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霓为衣兮风为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