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6:44: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6:44:46
“太上皇”字面意思是指的父亲,即前任。在古代,当退位后,他的父亲如果还在世,通常会被尊称为“太上皇”。这个词汇的基本含义是指在位**的父亲,但通常也隐含着一种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即虽然不再直接执政,但仍拥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尊严。
在文学作品中,“太上皇”常用来形容那些虽然已经退居二线,但仍然对事物有重要影响力的人物。在口语中,这个词汇有时也被用来戏谑地指代那些虽然不再直接参与某项活动,但仍然希望保持影响力的人。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政治学中,“太上皇”则更多地被用来具体指代历史上的特定人物和他们的政治地位。
“太上皇”一词源自古代的皇权制度,最早见于汉代。随着历史的演变,这个词的含义逐渐固定,成为指代退位父亲的专用词汇。在语言的发展中,它也被赋予了更多的象征意义,如权力的延续和影响力的保持。
在**传统文化中,“太上皇”象征着尊贵和权威。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也常被用来形容那些在某个领域或组织中虽已退休但仍保持重要影响力的人物。
“太上皇”这个词给人一种庄严和权威的感觉,同时也带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它让人联想到古代皇宫的深邃和权谋的复杂。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一个企业中遇到过类似“太上皇”的情况,一位退休的创始人虽然不再直接参与管理,但他的意见和建议仍然对公司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诗歌中,可以将“太上皇”用来形容一位虽已年迈但智慧犹存的**:
岁月虽逝,智慧不减,
太上皇坐镇,心怀天下。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坐在宫殿的宝座上,目光深邃,手中握着权杖,这便是“太上皇”的视觉形象。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古代宫廷的音乐,庄严而肃穆。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emeritus”(名誉退休的),用来指代那些虽然已经退休但仍保持一定地位和影响力的人物。
通过对“太上皇”这个词汇的学和分析,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它在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这个词不仅代表了权力的传承,也反映了社会对经验和智慧的尊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太上皇”可以增强语言的丰富性和深度。
自今章奏,俱改称太上皇。军国重事,先请皇帝旨,仍奏闻朕。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32章:“那位穿黑棉袄的‘~’如入无人之境般挖了一大碗肉片子,又抓了三个白蒸馍。”
1.
【太】
(指事。古作“大”,后语音分化,在“大”字下添加符号,成指事字。本义:过于)。
极大。古作“大”,也作“泰”。凡言大而以为形容未尽,则作太。
【引证】
《广雅·释诂一》段曰:“后世还言,而以为形容未尽,则作太。如大宰俗作太宰。大子俗作太子,周大王俗作太王是也”。-太,大也。 、 《白虎通·五行》-太亦大也。 、 《易·系辞》。注:“大极者。”-易有太极。 、 《书·洛诰》-王入太室裸。 、 《礼记·曲礼》-太上贵德。 、 《后汉书·樊准传》-饮而不损兹曰太。
【组词】
太虚幻境、 太清、 太乙、 太极、 太原;太侈、 太无
2. 【上】 用在名词后,表示在物体的表面。 用在名词后,表示在某种事物的范围以内。
3.
【皇】
(象形。金文,象灯火辉煌形。上面的三点,象灯光参差上出之形;中间的部分象灯缸;下面的“土”是灯柱。“皇”即“煌”的古字。本义:灯火辉煌)。
同本义。
【引证】
《诗·小雅·采芑》-服其命服,朱芾斯皇。 、 《书·帝命》-騐皇者,煌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