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6:23: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6:23:54
削爵: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剥夺爵位,即从一个人身上移除其贵族头衔。在封建社会中,这是一种严厉的惩罚,通常用于对贵族的严重违法行为或叛国行为的惩处。
在文学作品中,“削爵”可能被用来描述一个贵族家族的衰落,或者作为情节转折的关键点。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历史讨论或法律语境中可能会出现。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法律学,这个词用于描述具体的法律程序和历史事件。
同义词:剥夺爵位、废黜、降级 反义词:封爵、册封、晋升
“削爵”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削”意味着减少或剥夺,“爵”指的是贵族的头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
在封建社会中,爵位是社会地位和权力的象征。因此,削爵不仅是对个人的惩罚,也是对整个家族的打击。这种做法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等级制度和权力结构。
这个词通常带有一种严肃和沉重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权力斗争、家族衰败和个人悲剧。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讨论历史事件或观看历史剧时,可能会遇到。例如,在观看关于英国历史的纪录片时,可能会听到这个词。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那古老的城堡里,削爵的命令如寒冬的霜,冻结了贵族的荣耀。”
想象一个古老的城堡,贵族们在听到削爵的命令后,面色苍白,沉默不语。背景音乐可能是沉重的大提琴声,营造出一种压抑的氛围。
在不同文化中,剥夺贵族头衔的概念是相似的,但具体的词汇和实施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英国,可能会使用“剥夺爵位”(disinherit)或“废黜”(depose)等词汇。
“削爵”这个词虽然不常在现代生活中使用,但它反映了历史上的社会结构和权力关系。了解这个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和文化背景,增强语言的丰富性和深度。
1.
【削】
削弱,削减。
【引证】
《韩非子·五蠹》-辩智而鲁削。 、 宋·苏洵《六国论》-日削月割。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兵挫地削。 、
徒峭。
【引证】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石崖侧削。
【组词】
削壁(徒削的山崖)——现专用于合成词中,如“剥削”、“削减”、“瘦削”义同“削(xiāo)”
2.
【爵】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古代饮酒器。本义:古代酒器。青铜制)。
盛酒的礼器,形似雀,青铜制,有流、两柱、三足,用以温酒或盛酒,盛行于殷代和西周初期。
【引证】
《说文》-爵,礼器也。象爵之形,中有鬯酒,又持之也。 、 《仪礼·特牲礼》-实二爵。 、 《仪礼·明堂位》-殷以斝,周以爵。 、 《诗·大雅·行苇》-洗爵奠斝。 、 《左传·庄公二十一年》-虢公请器,王与之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