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7 17:49: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17:49:29
渺无影踪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非常渺小,没有留下任何踪迹或痕迹”。它通常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消失得无影无踪,完全不见了,或者形容某事物非常微小,几乎不存在。
渺无影踪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汉语中对于事物状态描述的传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成为描述消失或微小状态的常用表达。
在**文化中,这个成语常用来表达对消失或难以捉摸事物的感慨,反映了人们对事物变化无常的认知。
这个成语给人以神秘和不可捉摸的感觉,常引发人们对未知或消失事物的探索欲望。
在个人经历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描述某次旅行中偶遇的人或事,如“那个街头艺人表演结束后,就像渺无影踪一样,再也没有见到”。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夜幕降临,星辰渺无影踪,唯余月光洒满大地。”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广阔的海洋,一个小船在远处渐渐消失,渺无影踪。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海浪的声音,随着船的消失而逐渐减弱。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vanish without a trace",意思相近,但文化内涵和使用场景可能有所不同。
渺无影踪 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有表现力的词汇,能够生动地描述消失或微小的事物。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努力追忆昨夜的颠倒迷梦,然而——已经渺无影踪。
他已经消失得~了
1.
【渺】
(形声。从水,眇(miǎo)声。本义:水面辽阔)。
同本义。
【引证】
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四际渺弥。
【组词】
浩渺、 渺冥、 渺弥、 渺漭、 渺绵
2.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3.
【影】
(形声。从彡,景声。彡(shān),毛饰花边形。本义:影子;因挡住光线而投射的暗影)。
同本义。
【引证】
《广韵》-影,形影。 、 《吕氏春秋·功名》-犹表之与影。 、 《淮南子·修务》-吾日悠悠惭于影。
4.
【踪】
(形声。从足,从(宗)声。本义:脚印,踪迹)。
同本义。
【引证】
李白《谒老君庙》-草合人踪断,尘浓鸟迹深。 、 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 宋·苏轼《石钟山记》-访其遗踪。 、 《聊斋志异·促织》-绝无踪响。 、 《广东军务记》-胆寒潜踪。
【组词】
踪尘、 踪绪、 踪响、 踪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