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1:57: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1:57:15
“有风方起浪”这个词汇字面意思是只有当有风的时候,水面才会产生波浪。基本含义是指某种现象或结果的出现,需要有特定的条件或原因。
在文学中,这个词汇常用来比喻事物的发生需要有特定的条件或原因。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它来解释某些**的发生不是无缘无故的。在专业领域,如气象学或海洋学,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描述风对海浪形成的影响。
同义词“事出有因”强调的发生总有其原因,而“因果相应”则强调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对应关系。反义词“无风不起浪”强调没有原因就不会有结果,而“无缘无故”则指的发生没有任何原因。
“有风方起浪”这个词汇源自对自然现象的观察,特别是在海洋和湖泊中,风是形成波浪的主要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被引申为比喻用法,用来描述任何需要特定条件才能发生的现象。
在文化中,这个词汇常被用来强调任何的发生都有其内在的原因,不应忽视或轻视这些原因。它也反映了**人对因果关系的重视。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理性和客观的,它提醒我在分析问题时要寻找背后的原因,而不是仅仅关注表面现象。
在日常生活中,我常用这个词汇来解释某些复杂的发生,帮助他人理解背后的深层原因。
在诗歌中:“有风方起浪,心海波澜,情深缘浅,皆因风起。”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宁静的海面突然被风吹起波浪的景象。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节奏逐渐加快的曲子,象征风的增强和波浪的兴起。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here are no waves without wind”,强调同样的因果关系。
“有风方起浪”这个词汇不仅描述了自然现象,也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生活哲学:任何现象的发生都有其原因,理解这些原因对于全面分析问题至关重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词汇帮助我更加深入地思考和表达复杂的现象和**。
1. 【有】
2.
【风】
比喻感化。
【引证】
《史记·平准书》-天子于是以式终长者,故尊显以风百姓。
【组词】
风民
3.
【方】
(象形。下从舟省,而上有竝头之象。故知并船为本义。本义:并行的两船;泛指并列;并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方,併船也。象两舟总头形。 、 《尔雅》。李注:“竝两船曰方舟。”-大夫方舟。 、 《庄子·山木》-方舟而济于河。 、 《仪礼·乡射礼》。注:“犹併也。”-不足方。 、 《国语·齐语》-方舟设泭。 、 《诗·周南·汉广》-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 《资治通鉴》-操军方连战舰,首尾相接。 、 《史记·郦食其列传》-蜀汉之粟,方船而下。
【组词】
方轨、 方轩
4.
【起】
(形声。从走,己声。本义:由躺而坐;由坐而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起,能立也。 、 《庄子·齐物论》-曩子坐,今子起。 、 《诗·小雅·沔水》-载起载行。 、 《礼记·曲礼》-请业则起。 、 《墨子·公输》-子墨子起。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吾恂恂而起。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夫起大呼。
5.
【浪】
波浪,水因风吹、石激而形成的涌动。
【引证】
《世说新语·雅量》-风起浪涌。 、 李白《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左思《魏都赋》-温泉毖涌而自浪。
【组词】
风浪、 激浪、 浪波、 浪淘淘
放荡;放纵。
【引证】
《诗·邶风·终风》-谑浪笑敖。
【组词】
浪弟子、 浪事、 浪荡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