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1:39: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39:42
凤管鸾笙 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凤管”和“鸾笙”两个词组成。其中,“凤管”指的是凤凰形状的管乐器,象征着高贵和美好;“鸾笙”则是指鸾鸟形状的笙乐器,同样象征着吉祥和和谐。整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音乐的美妙,或者比喻高雅的艺术和文雅的氛围。
在文学作品中,凤管鸾笙 常用来描绘宫廷或贵族生活的奢华和优雅,如在古代诗词中形容宫廷音乐的华丽。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常用,但在描述音乐会或高雅艺术表演时,仍可听到。在专业领域,如音乐学或文学研究中,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分析和讨论特定文化背景下的音乐和艺术。
同义词:
反义词:
凤管鸾笙 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神话和传说。凤凰和鸾鸟在文化中都是吉祥和美好的象征,因此用它们来命名乐器,体现了对音乐的崇高评价。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逐渐被用来形容任何高雅和美妙的音乐或艺术。
在传统文化中,凤管鸾笙** 不仅代表了音乐的美妙,还象征着社会的和谐与秩序。在古代,这种音乐通常与皇室和贵族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因此也反映了社会等级和礼仪的重要性。
凤管鸾笙 这个词汇给人以高雅、祥和和美好的情感联想。它让人想到古代宫廷的华丽场景,以及那些精心编排的音乐表演,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慰藉。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在描述一场高雅的音乐会或艺术表演时使用这个成语,以表达对表演的赞赏和尊重。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写:
凤管轻吹,鸾笙和鸣,
宫廷夜宴,乐声悠扬。
金碧辉煌,玉音绕梁,
梦回唐朝,心醉神往。
想象一幅画面:在古代宫廷中,乐师们手持凤管鸾笙,演奏着悠扬的乐曲,宫殿的灯光映照着金碧辉煌的装饰,给人一种视觉和听觉上的双重享受。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天使的歌声”或“天堂的音乐”,用来形容极其美妙的音乐或声音,虽然具体形象不同,但传达的情感和意境是相似的。
凤管鸾笙 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表达,也承载了*古代文化的深厚内涵。在学这个成语的过程中,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音乐在*文化中的地位,以及它如何与社会等级和礼仪相结合。这个成语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增加了我的词汇量,也让我在描述高雅艺术时有了更精确和生动的表达方式。
歌儿舞女朝朝醉,凤管鸾笙步步随。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27回:“在院中铺设起琴棋书画,打点下~。”
1.
【凤】
(形声。从鸟,凡声。本义:凤凰。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常用来象征祥瑞。雄的叫凤,雌的叫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凤,神鸟也。朋,古文凤。 、 《书·益稷》-凤皇来仪。 、 《诗·大雅·卷阿》。传:“凤皇,灵鸟仁瑞也。雄曰凤,雌曰皇。”-凤皇于飞。 、 宋玉《对楚王问》-故鸟有凤而鱼有鲲。
【组词】
凤求凰;凤子、 凤舸、 凤毛
2.
【管】
(形声。从竹,官声。本义:一种类似于笛的管乐器。后泛指管乐器)。
中国古代的一种管乐器,起初用玉制成,改用竹,有六孔,长一尺。后泛指管乐器。
【引证】
《说文》-管,如箎,六孔,十二月之音,物开地牙,故谓之管。 、 《诗·周颂·有瞽》-箫管备举。 、 《淮南子·原道》。注:“管,箫也。”-建钟鼓,列管弦。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 《孟子·梁惠王下》-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
【组词】
管色、 管儿、 管弦、 管说、 管音
3.
【鸾】
(形声。从鸟,羉(luán)声。本义:鸟名。凤凰的一种。雄性的长生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鸾,赤神灵之精也。
4.
【笙】
(形声。从竹,生声。本义:簧管乐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笙,十三簧象凤之身也。笙,正月之音,物生故谓之笙。 、 《尔雅》-大笙谓之巢,小者谓之和。 、 《风俗通》-笙长四尺。 、 《仪礼·乡射礼记》注-三人吹笙,一人吹和。盖小者。 、 《诗·小雅·鹿鸣》-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组词】
笙弄、 笙簧、 笙咽、 笙竽、 笙匏、 笙筑、 笙暖、 笙籁、 笙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