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06: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06:30
失权: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失去权力或权利。在政治、法律或社会语境中,它通常指的是个人或团体不再拥有之前所享有的决策权、控制权或法律上的权利。
失权这个词源于汉语,由“失”和“权”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权”常指权力或权利,而“失”表示失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逐渐固定,成为描述权力或权利丧失的常用词汇。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失权可能具有不同的含义和影响。例如,在强调集体主义的社会中,个人的失权可能被视为对整个集体的损失。而在个人主义盛行的社会中,失权可能更多地被看作是个人的失败。
失权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负面情感,如失落、无助和沮丧。它可能让人联想到权力斗争的残酷、个人地位的下降以及社会资源的重新分配。
在个人生活中,失权可能体现在各种情境中,如在家庭中失去话语权、在工作中失去晋升机会或在社交圈中失去影响力。这些经历可能让人感到挫败和不安。
在诗歌中,失权可以被用来表达深刻的情感和哲思:
权力如风, 来去无踪。 失权之人, 心如止水。
失权可能让人联想到空荡的办公室、寂静的会议室或孤独的身影。在视觉上,它可能与冷色调、空旷的空间和孤独的姿态相关。在听觉上,它可能与沉默、低沉的语调和孤独的脚步声相关。
在不同语言和文化中,失权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核心含义通常相似。例如,在英语中,“lose power”或“lose authority”可以表达类似的含义。
失权这个词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描述了权力或权利的丧失,还反映了社会结构、个人地位和情感状态的变化。通过对失权的深入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语言的细微差别,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1.
【失】
(形声。从手,乙声。表示从手中丢失。小篆字形。本义:失掉;丢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在手而逸去为失。”-失,纵也。 、 《易·晋》-失得勿恤。 、 《礼记·礼运》。注:“犹去也。”-故人情不失。 、 《礼记·表记》。注:“失其容止之节也。”-君子不失足于人。 、 《周礼·师氏》。注:“失,失礼者也。”-掌国中失之事。 、 魏泰《东轩笔录》-塞翁失马,今未足悲。 、 《孟子·公孙丑下》-失道者寡助。 、 《资治通鉴》-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 《孟子·告子上》-此之谓失其本心。
【组词】
失状、 失脱、 失国、 失鉴、 失瞻、 失翁马、 失民、 失本、 失正、 失名、 失合、 失偶、 失鹿、 失道、 失众、 失柄
2.
【权】
(形声。从木,雚(guàn)声。本义:黄花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权,黄华木也。从木,雚声。 、 《尔雅·释木》。又如:权舆(草木萌发的状态)-权,黄英。 、 《诗·秦风·权舆》-于嗟乎,不承权舆。 、 《大戴礼记·诰志》-于时冰泮发蛰,百草权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