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5:18: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5:18:23
“兄肥弟瘦”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哥哥肥胖而弟弟瘦弱。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兄弟之间体型差异很大,或者比喻兄弟之间的境遇、条件差异显著。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描绘人物形象,增强故事的生动性。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它来描述真实的家庭情况,或者作为一种幽默的比喻。在专业领域,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除非是在讨论家庭关系或遗传学时。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简单,直接来源于对兄弟体型差异的描述。在古代文学中,这个成语可能更多地用来形容外在的体型差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含义扩展到了更广泛的境遇差异。
在**文化中,兄弟关系一直被赋予重要的社会和道德意义。因此,“兄肥弟瘦”这个成语不仅仅描述了物理上的差异,也可能隐含了对家庭责任、社会公平的讨论。
这个成语可能让人联想到家庭中的不平等,引发对社会公平的思考。它也可能唤起对兄弟情深的复杂情感,既有羡慕也有同情。
在个人生活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描述自己或朋友的家庭情况,或者在讨论社会问题时作为一个生动的比喻。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兄肥弟瘦,世事如棋,一局未了,又添新愁。”
视觉上,这个成语可能让人联想到两个体型迥异的人站在一起的画面。听觉上,可能没有特定的音乐或声音与之关联,但可以想象一种描述性的旁白声音。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完全对应的成语,但类似的表达可以用来说明兄弟之间的差异,例如英语中的“one is fat, the other is thin”。
“兄肥弟瘦”这个成语虽然简单,但它能够生动地描述兄弟之间的差异,并且在不同的语境中有着丰富的应用。在学*汉语和理解**文化时,了解这样的成语是非常有帮助的。
及天下乱,人相食。孝弟礼为饿贼所得,孝闻之,即自缚诣贼,曰:‘礼久饿羸瘦,不如孝肥饱。’贼大惊,并放之。
汉朝末年,天下大乱,饥民遍野,人饿得吃人。赵孝的弟弟赵礼一次被盗贼捉住,即将被吃,赵孝绑起自己去见盗贼说赵礼饿得太瘦,不如自己肥胖能够让你们多吃一点。盗贼深感惊奇,便把他们兄弟二人都放了
1.
【兄】
(会意。据甲骨文,上为“口”,下为匍伏的人。小篆从口,从儿(人)。象一人在对天祈祷,是“祝”的本字。本义:兄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兄,长也。 、 《尔雅》-男子先生为兄。 、 《诗·小雅·斯干》-兄及弟矣,式相好矣。
【组词】
乃兄、 令兄、 愚兄、 家兄
2.
【肥】
(会意。从肉,本义:脂肪多)。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肥,多肉也。 、 《大戴礼记·易本命》-坚土之人肥。 、 《礼记·月令》-瞻肥瘠。 、 《左传·桓公六年》。服注:“牛羊曰肥。”-吾牲牷肥。 、 《孟子·梁惠王上》-庖有肥肉,厩有肥马。
【组词】
肥猪;肥肉、 肥腻、 肥汉
3.
【弟】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有绳索围绕于“弋”,象竖立有杈的短木桩。绳索捆束木桩,就出现了一圈一圈的“次第”。本义:次第)。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弟,韦束之次第也。 、 《吕氏春秋·原乱》-乱必有弟。大乱五,小乱三。
4.
【瘦】
(形声。从疒(chuáng),叟声。从疒,表明与疾病有关。本义:肌肉不丰满)。
同本义 。与“胖”、“肥”相对。
【引证】
《说文》。-瘦,臞也。 、 《孝经》-毁瘠羸瘦。 、 《周礼·廛人》注-久则瘦臞腐败。 、 清·周容《芋老人传》-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影乃益瘦。
【组词】
瘦怯、 瘦怯怯、 瘦亭亭、 瘦岩岩、 瘦恹恹、 瘦伶伶、 瘦伶仃、 瘦客、 瘦悴、 瘦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