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8 23:37: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8 23:37:27
“兄终弟及”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兄长去世后,弟弟接替其位置或职责。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描述家族或组织中,兄长去世后,弟弟继承其地位或职责的情况。
在文学作品中,“兄终弟及”常用于描述家族继承或权力交接的情节,强调家族秩序和传统的重要性。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用于讨论家族或组织内部的继承问题。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社会学,这个成语可能用于分析家族制度或继承规则。
同义词:
反义词:
“兄终弟及”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家族制度和继承规则。在古代,家族的延续和秩序往往通过这种继承方式来维持。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继承方式逐渐被更为复杂的继承法律和制度所取代。
在**传统文化中,家族观念非常重要,“兄终弟及”体现了家族内部的秩序和责任。这种继承方式在古代社会中非常普遍,尤其是在皇室和贵族家庭中。
这个成语可能让人联想到家族的责任和传统,以及在家族中的角色和地位。它可能带来一种庄重和责任感,同时也可能引发对家族历史和传统的思考。
在现实生活中,这个成语可能用于讨论家族企业的继承问题,或者在历史研究中分析古代家族制度。例如,在讨论某个家族企业的历史时,可能会提到“兄终弟及”的继承方式。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兄终弟及”来描绘家族的传承和责任:
家族的灯火,代代相传,
兄终弟及,责任不减。
历史的河流,静静流淌,
家族的荣耀,永存心间。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古代家族聚会的画面,兄长坐在主位,弟弟们围绕在旁,象征着“兄终弟及”的传承。在音乐中,可以选择一首古典音乐,如古筝曲,来营造一种庄重和传统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继承方式也有所体现。例如,在日本的家族企业中,长子继承制度(长子继承制)与“兄终弟及”有相似之处,但更强调长子的继承权。
“兄终弟及”这个成语不仅反映了古代家族的继承规则,也体现了家族责任和传统的观念。在现代社会,虽然这种继承方式已不常见,但它仍然是理解家族文化和历史的重要窗口。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
裂地王之,分财而赐之,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立子以嫡,礼也。然次于克,朕所缠爱,今以托卿。异日~,惟卿主持。
1.
【兄】
(会意。据甲骨文,上为“口”,下为匍伏的人。小篆从口,从儿(人)。象一人在对天祈祷,是“祝”的本字。本义:兄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兄,长也。 、 《尔雅》-男子先生为兄。 、 《诗·小雅·斯干》-兄及弟矣,式相好矣。
【组词】
乃兄、 令兄、 愚兄、 家兄
2.
【终】
(形声。从糸(mì),冬声。甲骨文字形,象一束丝,两头象结扎的末端。本义:把丝缠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终,絿丝也。 、 《睡虎地秦墓竹简》-旋终在项。
3.
【弟】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有绳索围绕于“弋”,象竖立有杈的短木桩。绳索捆束木桩,就出现了一圈一圈的“次第”。本义:次第)。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弟,韦束之次第也。 、 《吕氏春秋·原乱》-乱必有弟。大乱五,小乱三。
4.
【及】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人,从手。表示后面的人赶上來用手抓住前面的人。本义:追赶上,抓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及,逮也。 、 《史记`项羽本纪》-使人追宋义子,及之齐,杀之。 、 《左传隐公元年》-无庸,将自及。
【组词】
赶不及、 企及、 來得及、 及面、 及时应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