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1:52: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1:52:18
“千里眼”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能够看到千里之外的眼睛。基本含义是指具有极好的视力或者超乎寻常的观察能力,常用来形容人的观察力敏锐,能够洞察远处的细节或未来的趋势。
在文学作品中,“千里眼”常被用来形容英雄人物或智者的非凡能力,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就具有千里眼和顺风耳的能力。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千里眼”来形容某人观察力强,能够发现别人看不到的细节。在专业领域,如军事、侦查等,这个词也可能被用来形容先进的监视设备或技术。
同义词:
反义词:
“千里眼”一词源自**古代神话传说,最早见于《西游记》,其中孙悟空的千里眼和顺风耳是他从东海龙王那里得到的法宝。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形容人的超凡观察能力。
在**文化中,“千里眼”与“顺风耳”常常成对出现,象征着超自然的信息获取能力。这种能力在古代神话和民间故事中被赋予英雄或智者,体现了人们对超凡能力的向往和崇拜。
“千里眼”这个词给人一种神秘和超凡的感觉,它让我联想到那些能够洞察一切、预见未来的智者形象。在现代社会,这个词也常用来形容那些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人,给人以敬佩和信赖的情感。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遇到过一位老师,他的观察力非常敏锐,总能发现学生们的细微变化和潜在问题,就像拥有千里眼一样。他的这种能力帮助我们及时调整学方法,提高了学效率。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千里眼”:
在晨曦的微光中,
我睁开千里眼,
穿越雾霭,
窥见未来的轮廓。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画面:一个人站在高山之巅,远眺无垠的平原,他的眼睛仿佛能够穿透一切障碍,看到千里之外的景象。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具有神秘色彩的背景音乐,如古典音乐中的某些片段,来增强“千里眼”带来的神秘感和超凡感。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eagle eye”(鹰眼),用来形容人的观察力非常敏锐,能够像鹰一样捕捉到远处的细节。虽然“eagle eye”与“千里眼”在字面上不同,但它们在表达超凡观察能力这一点上是相似的。
通过对“千里眼”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这个词汇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它所承载的文化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不仅能够丰富我的表达方式,还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魅力。
虽在暗室,终不进,咸言‘杨使君有千里眼,那可欺之’。
公公,你定有~,否则小玄子那些手法,你怎能知道得清清楚楚。
1.
【千】
(形声。从十,人声。本义:数目。十百为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千,十百也。
【组词】
千夫、 千门、 千社、 千祀、 总数为一千、 千乘、 千载
比喻数甚大;许许多多。
【引证】
陆机《文赋》。注:光色盛貌。”-清丽千眼。
【组词】
千千、 千般、 千寻、 千钟、 千万劫、 千式百样、 成千上万、 白发三千丈、 千丁、 千人坑、 千山、 千百、 千帆、 千和、 千指、 千品、 千度、 千衲、 千骑、 千颦
2.
【里】
(会意。从衣,里声。本义:衣服的里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衣外曰表。-裏,衣内也。 、 《谷梁传·宣公九年》注-襦在裏也。 、 《诗·小雅·小弁》-不罹于裏。 、 《诗·邶风·绿衣》-绿衣黄里。
【组词】
里衣、 里外发烧
3.
【眼】
(形声。从目,艮(gèn)声。本义:眼珠)。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眼,目也。 、 《释名》-眼,限也。瞳子限限而出也。 、 《易·说卦》-巽为多白眼。 、 《庄子·盗跖》-比干剖心,子胥抉眼,忠之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