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20: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20:51
浣花笺:这是一个汉语词汇,由“浣”和“花笺”两个部分组成。“浣”字在这里指的是洗涤,而“花笺”则是指带有花纹的精美纸张,常用于书写诗文或书信。因此,“浣花笺”字面意思是指用于书写或装饰的精美纸张,尤其是那些带有花纹的纸张。
在文学语境中,“浣花笺”常用来形容文人的雅致和高洁,如在古诗中用来描述文人墨客的书信或诗作。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描述古代文化或艺术时可能会出现。在专业领域,如书法、绘画或古籍研究中,“浣花笺”可能被用来指代特定类型的纸张。
同义词:彩笺、花纸、文笺 反义词:素笺(指无花纹的简单纸张)
“浣花笺”一词源自**古代,特别是唐宋时期,当时文人雅士喜欢使用带有花纹的纸张来书写,以增加书信或诗文的艺术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成为文化艺术领域中的一个专有名词。
在**传统文化中,“浣花笺”不仅是一种书写材料,更是一种文化象征,代表了文人墨客的雅致和高洁。它反映了古代文人对美的追求和对艺术的热爱。
提到“浣花笺”,我联想到的是古代文人的书房,那里充满了墨香和书卷气。这个词带有一种古典美和文艺气息,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和雅致。
在我的生活中,虽然不常使用“浣花笺”,但在参观博物馆或阅读古籍时,这个词常常出现在对古代文物的描述中,让我对古代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欣赏。
在创作一首诗时,我可以这样使用“浣花笺”:
月下独酌,浣花笺上墨痕新,
一纸风华,诉不尽千古情深。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古代文人坐在窗前,手持毛笔,在一张精美的浣花笺上书写诗句。背景音乐可以是古筝或古琴的悠扬旋律,营造出一种古典而宁静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指具有装饰性的书写纸张,如日本的“和纸”或欧洲的“水彩纸”,它们都代表了各自文化中对美的追求和艺术的表现。
通过对“浣花笺”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美学价值。这个词不仅代表了古代文人的雅致,也反映了中华文化对美的追求和对艺术的尊重。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注重这些富有文化内涵的词汇的使用,以丰富我的语言表达和文化理解。
1.
【浣】
(形声。从水,完声。本义:洗衣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浣,濯衣垢也。 、 王维《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组词】
浣衣、 浣拭、 浣染
2.
【花】
同本义。
草木花的总称。
【引证】
《汉书·张衡传》。注:“蘤,古花字也。经传皆以华为之。”-百卉含蘤。 、 杜甫《北征》-菊垂今秋花,石戴古车辙。 、 白居易《买花》-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组词】
花洞、 花石纲、 花朝日、 花魂、 花相、 花酒、 花气、 花经、 花历、 花口
3.
【笺】
(形声。从竹,戋(jiān)声。本义:注释)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笺,表识书也。…字亦作牋。 、 《广雅》-笺,书也。 、 孔颖达《毛诗正义》-郑子诸经皆谓之“注”,此言笺者……记识其事,故称为“笺”。
【组词】
笺释、 笺疏、 笺训
注释的文字。
【引证】
韩愈《施先生墓铭》-笺注纷罗,颠倒是非。
【组词】
;笺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