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0:45: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0:45:38
浣纱石:字面意思是指用于洗涤纱线的石头。在**传统文化中,浣纱石常与古代女性洗衣的场景联系在一起,特别是与西施浣纱的传说相关。
浣纱石的词源可能与古代汉语中的“浣”(洗涤)和“纱”(纱线)有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与特定的文化传说(如西施浣纱)联系在一起,成为文化符号的一部分。
在**文化中,浣纱石常与女性的美德和勤劳联系在一起,尤其是在古代社会中,女性在家庭中的角色更为突出。西施浣纱的故事更是将浣纱石与美丽、智慧和悲剧联系在一起。
浣纱石带给人的情感反应可能是温馨和怀旧,联想到古代女性的生活场景和传统美德。它也可能引发对历史和文化的深思。
在现代生活中,浣纱石可能不常被使用,但在一些传统文化活动中,如古装剧的拍摄或历史重现活动中,浣纱石仍可能被用作道具。
在诗歌中,浣纱石可以被用来象征纯洁和勤劳:
溪水潺潺,浣纱石旁, 纤手轻抚,纱线如梦。 古风犹存,美德相传, 西施影里,岁月静好。
结合图片,浣纱石可能让人联想到清澈的溪流和古代女性的身影。听觉上,可能会想象到溪水的潺潺声和洗衣时的拍打声。
在不同文化中,类似的物品可能被用来象征不同的意义。例如,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石头可能与洗衣妇的形象联系在一起,但不一定有特定的传说或文化内涵。
浣纱石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承载了古代生活的记忆,也反映了文化和社会的价值观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和文化,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
1.
【浣】
(形声。从水,完声。本义:洗衣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浣,濯衣垢也。 、 王维《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组词】
浣衣、 浣拭、 浣染
2.
【纱】
(会意。从糸(mì),从少。本义:轻细的绢)。
轻细的丝麻织物,古时多以蚕丝为之。古亦作“沙”。
【引证】
汉·王充《论衡》-白纱入缁,不染自黑。 、 《红楼梦》-绸缎一百三十卷,纱绫一百八十卷。
【组词】
纱元、 纱绢、 纱罗、 纱笼中人
3.
【石】
(象形。甲骨文字形。右象岩角,左象石块。“石”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山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石,山石也。在厂之下,口象形。 、 《诗·小雅·鹤鸣》-它山之石。 、 《释名》-山体曰石。 、 《易·豫》-介于石。 、 《易·说卦传》-艮为小石。 、 《周礼·典同》-原声石。 、 《吕氏春秋·精通》-慈石召铁或引之也。 、 《书·大传》。注:“石材,柱下质;石承,当柱下而已。”-大夫有石材,庶人有石承。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组词】
石田、 石髓、 石头记、 石头城、 石子甬路、 石桥三港、 石灰布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