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04: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04:41
“万顷烟波”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广阔的水面上弥漫着烟雾。这个词汇通常用来形容水域的辽阔和朦胧,给人一种深远、神秘的感觉。
“万顷”原指面积广阔,“烟波”则指水面上弥漫的烟雾。这个词汇在古代文学中较为常见,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但在特定的文学作品中仍能见到。
在**文化中,水常常象征着生命和变化,而“万顷烟波”则进一步增添了一种神秘和诗意的氛围。这个词汇在描绘自然景观时,往往能够唤起人们对自然美的向往和敬畏。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宁静和深远。它让我联想到古代文人墨客在湖边吟诗作画的情景,以及那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次旅行中看到过类似的景象,那是在一个清晨,湖面上弥漫着*雾,远处的山峦在烟波中若隐若现,那一刻我深刻体会到了“万顷烟波”的美。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万顷烟波间,孤舟独行,心随波涛起伏,思绪如烟。”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广阔的水域上弥漫着轻烟,远处的景物在雾中朦胧可见。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水波轻轻拍打岸边的声音,或是远处传来的鸟鸣。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misty expanse of water”,但“万顷烟波”所蕴含的诗意和文化内涵在翻译中可能难以完全传达。
“万顷烟波”这个词汇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还蕴含了深厚的文化意义和情感联想。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能够丰富我们的词汇选择,提升表达的意境和深度。
客间供给能消底,万顷烟波一白鸥。
淮山隐隐,千里云峰千里恨。淮水悠悠,~万顷愁。
1. 【万】 原为中国古代鲜卑族部落名;后为复姓。
2.
【顷】
田地面积的单位,等于一百亩。
【引证】
《公羊传·宣公十五年》注-凡为田一顷十二亩半。 、 《吕氏春秋·过理》-筑为顷宫。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一碧万顷。 、 清·洪亮吉《治平篇》-有田一顷。 、 、 《聊斋志异·促织》-田百顷。
【组词】
碧波万顷;顷亩、 顷晦、 顷宫、 一顷地
少顷,短时间。
【引证】
《战国策·秦策》。注:“言未久。”-莅政有顷。 、 《庄子·秋水》-不为顷久推移。
【组词】
俄顷、 顷之、 顷久、 顷息、 顷顷、 顷然
3.
【烟】
(形声。从火,因声。本义:物质因燃烧而产生的气体)。
同本义。
【引证】
陆机《连珠》-火壮则煙微。 、 《后汉书·蔡邕传》-煙炎之毁熸。 、 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烟焰迷漫。 、 明·刘基《卖柑者言》-烟扑口鼻。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烟炎张天。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烟焰雾雨。 、 唐·杜牧《阿房宫赋》-烟斜雾横(互文,表烟雾斜横。斜 横:升腾缭绕)。
【组词】
烟火邻居、 烟扛扛、 烟爨、 烟蓬、 烟祀、 烟尘、 烟井、 烟火、 烟焰、 夕烟、 风烟、 油烟;炊烟
4.
【波】
(形声。从水,皮声。本义:波浪,水自身涌动而成波动的水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波,水涌流也。 、 《韩非子·八说》-规有摩而水有波。 、 《淮南子·人间》。注:“波者,涌起。”-起波涛。 、 张衡《西京赋》-河渭为之波荡。 、 《文选·王褒·洞箫赋》-扬素波而挥连珠兮。 、 苏轼《赤壁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 《乐府诗集·曹操·步出夏门行》-洪波涌起。
【组词】
波磔、 波查、 波平如镜、 波臣为虐、 波骇、 波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