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29: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29:50
“万顷平波”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形容水面非常广阔且平静,没有波澜。其中,“万顷”表示面积的广大,“平波”则指水面平静无波。这个词汇通常用来形容湖泊、海洋或其他水域在特定条件下的宁静状态。
“万顷平波”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万顷”和“平波”两个词组合而成。在古代文学中,这个词汇就已经出现,用来形容水面的广阔和宁静。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范围和语境有所扩展,但基本含义保持不变。
在**文化中,水常常被赋予宁静、和谐的象征意义。因此,“万顷平波”这个词汇也常常被用来表达一种和谐、宁静的生活状态或心境。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宁静和放松。它让我联想到平静的湖面、宁静的夏日午后,以及远离喧嚣的自然美景。这种联想有助于我在表达时营造一种平和、宁静的氛围。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次湖边旅行中亲眼目睹了万顷平波的景象。那是一个清晨,湖面平静如镜,映照着天空的云彩,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万顷平波映晨曦,
碧水蓝天共一色。
心随波平远尘嚣,
宁静致远梦自得。
结合图片,我可以想象一幅宁静的湖面,清晨的阳光洒在水面上,波光粼粼。结合音乐,我可以联想到轻柔的钢琴曲,营造一种宁静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calm and vast waters”或“serene expanse of water”,用来形容同样宁静广阔的水域。
通过对“万顷平波”这个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和意义。这个词汇不仅在文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也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实际的应用。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也提升了我在表达时的情感和意境营造能力。
去掉过酒洞庭湖,万顷平波铺练雪。
1. 【万】 原为中国古代鲜卑族部落名;后为复姓。
2.
【顷】
田地面积的单位,等于一百亩。
【引证】
《公羊传·宣公十五年》注-凡为田一顷十二亩半。 、 《吕氏春秋·过理》-筑为顷宫。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一碧万顷。 、 清·洪亮吉《治平篇》-有田一顷。 、 、 《聊斋志异·促织》-田百顷。
【组词】
碧波万顷;顷亩、 顷晦、 顷宫、 一顷地
少顷,短时间。
【引证】
《战国策·秦策》。注:“言未久。”-莅政有顷。 、 《庄子·秋水》-不为顷久推移。
【组词】
俄顷、 顷之、 顷久、 顷息、 顷顷、 顷然
3.
【平】
(指事。小篆字形, 从于, 从八。“于”是气受阻碍而能越过的意思, “八”是分的意思, 气越过而能分散, 语气自然平和舒顺。本义: 语气平和舒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平,语平舒也。 、 《诗·小雅·伐木》-终和且平。 、 《素问·调经论》-神气乃平。
【组词】
平典、 平度、 平气、 平远、 平愉、 平睦
4.
【波】
(形声。从水,皮声。本义:波浪,水自身涌动而成波动的水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波,水涌流也。 、 《韩非子·八说》-规有摩而水有波。 、 《淮南子·人间》。注:“波者,涌起。”-起波涛。 、 张衡《西京赋》-河渭为之波荡。 、 《文选·王褒·洞箫赋》-扬素波而挥连珠兮。 、 苏轼《赤壁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 《乐府诗集·曹操·步出夏门行》-洪波涌起。
【组词】
波磔、 波查、 波平如镜、 波臣为虐、 波骇、 波峭
1. 【万顷】 波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