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07: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07:37
“倒胃口”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食物的味道或外观让人感到恶心,不想吃。基本含义是指某事物或某人的行为、言语等让人感到厌恶或不愉快,失去了兴趣或欲望。
“倒胃口”一词源于汉语,字面意思是指食物让人感到不适,后来引申为对任何事物的不愉快感受。在现代汉语中,其使用范围更加广泛,不仅限于食物,也包括对人的行为、言语等的反感。
在**文化中,“倒胃口”常用来形容某些让人感到不适的事物,反映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不良事物的排斥。在社会交往中,这个词也常用来表达对他人的不满或批评。
“倒胃口”这个词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不愉快、恶心和厌恶。在表达时,它能够准确传达出对某事物的强烈反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些让人感到“倒胃口”的事情,比如某些不卫生的食物或某些人的不礼貌行为,这些经历让我更加理解这个词的含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倒胃口”:
在这腐烂的空气中,
每一口呼吸都倒胃口,
我渴望清新的风,
吹散这令人作呕的气息。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些让人感到不适的食物或场景;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低沉、不和谐的音调来表达“倒胃口”的感觉。
在英语中,“倒胃口”可以对应为“nauseating”或“disgusting”,这些词汇在英语中也常用来表达对某事物的强烈反感。
“倒胃口”这个词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形象且常用的表达,它不仅能够准确传达出对食物的不适感,还能够广泛应用于对人和事物的反感表达。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个词的用法对于丰富表达方式和提高语言的准确性都非常重要。
1.
【倒】
上下、前后颠倒。
【引证】
《礼记·曲礼》-倒筴侧龟于君前。 、 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倒影江中。
【组词】
倒序、 倒用印、 倒错、 倒景、 倒三不着两
向相反方向移动。
【引证】
李贺《秦王饮酒》-酒酣渴月使倒行。
【组词】
倒车;倒回、 倒兵、 倒仰、 倒跟脚
2.
【胃】
(象形。据小篆字形。上象口袋形的消化器官,下为肉。本义:人和动物贮藏和消化食物的器官)。
同本义。
【引证】
《韩非子·喻老》-疾在肠胃。 、
【组词】
重瓣胃;胃疸、 胃气痛、 胃气
3.
【口】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口形。本义:口腔器官,嘴)。
同本义。人类用来发声和进食的器官。
【引证】
《说文》-口,人所以言食也。 、 《国语·晋语》-且夫口三五之门也。 、 《春秋·元命苞》-口之为言达也。 、 《鬼谷子·捭阖》-口者心之门户。 、 《左传·定公四年》-勺饮不入口七日。 、 《后汉书·张衡传》-下有蟾蜍,张口承之。 、 白居易《卖炭翁》-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组词】
口腹、 口分、 口滑、 口辅、 口眼弗闭、 口里摆菜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