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8:55: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8:55:06
“从孙”是一个汉语词汇,指的是某人的孙子或孙女的儿子或女儿。具体来说,如果某人有儿子,这个儿子的儿子的儿子或女儿就是他的从孙。这个词汇强调了家族血统中的第四代关系。
在文学作品中,“从孙”可能出现在描述家族历史或血统的场景中,用以展示家族的延续和传承。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常直接使用,而是通过更通俗的表达方式来描述这种亲属关系。在专业领域,如人类学或家族史研究中,“从孙”可能被用来精确描述家族成员的关系。
同义词:曾孙(指孙子的儿子或女儿) 反义词:祖父/祖母(指父亲的父母)
“从孙”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从”(表示次序或跟随)和“孙”(指孙子)组成。在古代汉语中,这个词汇就已经存在,用以描述家族中的第四代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基本含义没有发生太大变化。
在**传统文化中,家族观念非常重要,因此描述家族成员关系的词汇非常丰富。“从孙”作为描述第四代关系的词汇,体现了家族血统的延续和对后代的重视。
“从孙”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家族的传承、血脉的延续以及对后代的期望。它可能带来一种温馨和希望的情感反应,尤其是在谈论家族历史或未来时。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家族聚会中听到长辈们谈论他们的从孙,这种对话往往充满了对家族未来的期待和对年轻一代的关爱。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从孙”来表达家族的延续和生命的循环:
岁月流转,家族传承,
从孙的笑声,穿越时空。
血脉相连,希望永存,
家族的树,枝繁叶茂。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老人坐在摇椅上,微笑着看着他的从孙在花园里玩耍。背景音乐可能是轻快的儿歌,营造出一种温馨和欢乐的氛围。
在英语中,“从孙”可以对应为“great-grandchild”,这个词汇同样用于描述第四代关系。不同文化中对家族关系的描述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概念是相似的。
“从孙”这个词汇在描述家族关系时非常精确,它不仅体现了家族的延续,也反映了文化中对后代的重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正确使用这类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思想和情感。
1.
【从】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二人相从形。本义:随行,跟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従,随行也。 、 《周礼·司仪》-客从拜辱于朝。 、 《易·坤》-或从王事。 、 《易·夏小正》-啬人不从。 、 《诗·邶风·击鼓》-从以孙子。 、 《淮南子·泛论》-禽兽可羁而从之。 、 《聊斋志异·狼三则》-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组词】
从龙、 从学、 从骑、 从嫁、 从井救人
2.
【孙】
(会意。从子,从系,续也。金文,象用绳索捆绑小孩子,意为少年俘虏。本义:儿子的儿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孫,子之子曰孙。 、 《礼记·杂记》注-孙谓祖后者。 、 《尔雅》-子子孙孙引无极也。 、 《列子·汤问》-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 唐·杜甫《石壕吏》-有孙母未出,出入无完裙。
【组词】
祖孙;重孙、 孙少爷、 孙囡、 孙儿;孙孙、 孙妇、 孙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