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04: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04:26
词汇“尘冥”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古风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我们可以尝试进行以下分析:
“尘冥”由两个字组成:
结合起来,“尘冥”可能指的是尘世的幽暗或深邃之处,或者是指尘世与阴间之间的模糊界限。
由于“尘冥”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现代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的使用较少。在古文或诗词中,可能会用来形容某种超脱世俗、深入幽冥的意境。
“尘冥”的词源可能来自于古代汉语,其中“尘”和“冥”都是古已有之的词汇。在古代文学作品中,这两个字可能被组合使用,形成了“尘冥”这一表达。
在**传统文化中,尘世与幽冥常常被用来象征生死、世俗与超脱。因此,“尘冥”可能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
“尘冥”可能给人带来一种神秘、深邃的感觉,同时也可能引发对生死、超脱等哲学问题的思考。
由于“尘冥”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它。但在阅读古文或创作文学作品时,可能会遇到或运用这一词汇。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尘冥”来营造一种超脱世俗、深入幽冥的意境:
穿越尘冥的边界,
寻找那失落的星辰。
在幽暗中闪烁,
是灵魂的指引。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幽暗尘世的画面,其中可能包含模糊的边界、幽深的森林或古老的废墟。在音乐中,可能会联想到低沉、神秘的旋律,营造出一种深邃、神秘的氛围。
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尘冥”的词汇,但类似的意境可以通过其他词汇或表达来实现。
“尘冥”作为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它在文学和艺术创作中可能具有独特的魅力。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语言表达的层次和深度。在语言学*和表达中,适当地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提升表达的文学性和艺术性。
1.
【尘】
(会意。《说文》从三“鹿”,从“土”,表示鹿群行扬起尘土的意思。楷书简去重迭的部分,只保留一个“鹿”。现行简化字“尘”,也是一个从“小”从“土”的会意字。本义:尘土)。
同本义。
【引证】
《左传·昭公三年》。注:“土也。”-湫隘嚣尘。 、 《庄子·逍遥游》-尘埃也。 、 《庄子·齐物论》-而游于尘垢之外。 、 《楚辞·招魂》-朱尘筵些。 、 唐·白居易《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 、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
【组词】
浮尘;降尘;灰尘、 一尘不染;尘封、 尘涓、 尘芥、 尘沙
2.
【冥】
(会意。小篆字形,从日,从六,冖(mì)声。日,太阳,日数十,十六日而月始亏,幽暗也。本义:昏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冥,幽也。 、 《广雅》-冥,暗也。 、 《太玄·玄文》-冥者,明之藏也。 、 《诗·无将大车》-维尘冥冥。 、 《法言·修身》-擿埴索涂,冥行而已矣。 、 枚乘《七发》-冥火薄天,兵车雷运。 、 《汉书·五行志》-其庙独冥。
【组词】
冥冥、 冥冥灭灭、 冥蒙、 冥升、 冥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