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25: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25:53
“好事多妨”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好的事情往往会遇到许多阻碍或困难。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即使是有益的事情,也常常会因为各种原因而难以顺利进行。
在文学作品中,“好事多妨”常用来描绘主人公在追求目标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增加故事的戏剧性和深度。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表达对某件事情进展不顺的无奈或抱怨。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或心理学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讨论目标实现过程中的障碍和挑战。
同义词“好事多磨”强调的是好事在实现过程中需要经历长时间的磨练,而“好事多妨”则更侧重于外部因素的阻碍。反义词则表达了事情进展顺利,没有遇到什么阻碍。
“好事多妨”这个成语的来源较为模糊,可能是民间智慧的结晶,反映了人们对生活中常见现象的总结。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下来,成为表达特定含义的常用语。
在传统文化中,人们往往认为“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即生活中的好事与坏事都是难以预料的。因此,“好事多妨”这个成语也体现了人对于命运和机遇的一种哲学思考。
这个成语常常带有一种无奈和悲观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在追求目标过程中不断遭遇挫折的情景。它提醒人们在面对困难时要保持坚韧不拔的态度。
在个人经历中,每当我在追求某个目标时遇到连续的阻碍,我就会想起“好事多妨”这个成语,提醒自己要有耐心和毅力。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好事多妨,风雨兼程,终见彩虹挂天涯。”
视觉上,可以联想到一幅画面:一个人在风雨中艰难前行,但最终看到了彩虹。听觉上,可以是一首歌曲,旋律从低沉到高昂,象征着克服困难后的喜悦。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No good deed goes unpunished”,意思是做好事往往没有好报,这与“好事多妨”有一定的相似性,都表达了做好事可能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
“好事多妨”这个成语深刻地反映了人们在追求目标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它不仅是一个语言工具,也是一种生活哲学的体现。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复杂的情感和经历。
1.
【好】
喜好;喜爱。
【引证】
《淮南子·精神》-好憎者,心之暴也。 、 《诗·小雅·鹿鸣》-人之好我。 、 《韩非子·喻老》-好治不病。 、 《论语》-敏而好学。 、 唐·柳宗元《三戒》-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自幼好武术。
【组词】
好表现;好善、 好涵高躅、 好戏子、 好玩
2.
【事】
(形声。从史,之省声。史,掌管文书记录。甲骨文中与“吏”同字。本义:官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事,职也。 、 《韩非子·五蠹》-无功而受事,无爵而显荣。
【组词】
事宦
3.
【多】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二“夕”。表示数量大。本义:多,数量大,与“少”、“寡”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多,重也。从重夕,会意。重夕为多,重日为叠。 、 《尔雅·释诂》-多,众也。 、 《诗·邶风·旄丘》-何多日也。 、 《史记·五帝纪》。索隐:“大也。”-与为多焉。 、 《荀子·致仕》-宽裕而多容。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组词】
多次;多分、 多士、 多感、 多口、 多般、 多口可、 多花、 多许
4.
【妨】
(形声。从女,方声。本义:损害;有害于)。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妨,害也。 、 《国语·越语》-将妨于国家。 、 《楚辞·招魂》-敬而无妨些。 、 《老子》。注:“伤也。”-令人行妨。 、 《荀子·解蔽》-不以自妨也。 、 《论衡·偶会》-贼父之子,妨兄之弟,与此同召。
【组词】
妨要、 妨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