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26: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26:11
屹然山立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像山一样稳固地站立。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或事物坚定不移,稳固如山,不易动摇。
在文学作品中,屹然山立 常用来形容英雄人物或重要建筑物的坚定和稳固。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性格或立场非常坚定。在专业领域,如建筑学,它可以用来描述结构稳固的建筑。
屹然山立 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屹然”和“山立”两个词组成。“屹然”表示稳固、坚定,“山立”则形象地比喻为山一样稳固地站立。这个成语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如《左传》等。
在文化中,山象征着稳固和永恒,因此屹然山立** 这个成语也体现了这种文化价值观。在社会背景中,这个成语常用来赞扬那些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的人。
屹然山立 给人以坚定、稳固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高山、坚固的建筑物和坚定的人物形象。这种联想有助于在表达中传达出坚定不移的决心和力量。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次团队项目中遇到困难,团队成员中有一位同事始终屹然山立,坚持不懈,最终带领我们克服了困难。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风雨中,他屹然山立,
如古老的松,坚韧不拔。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座稳固的山峰,或者一座古老的城堡。在音乐中,可以选择一些沉稳、有力的音乐来配合这个成语的意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tand firm like a rock”或“stand tall like a mountain”,都传达了稳固和坚定的意思。
屹然山立 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有力的表达,它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富含文化内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和深度。
屹然山立枕中流,弹压东南二百州。狂虏来临须破胆,何劳平地战貔貅。
1.
【屹】
(形声。从山,乞声。本义:山势直立高耸的样子)。
同本义。后泛指耸立的。
【引证】
王延寿《鲁灵光殿赋》-屹山峙以迂郁。(迂郁:盘曲的样子。)
【组词】
屹仡、 屹峙
2.
【然】
(会意兼形声。下形,上声。四点是火的变形。声符读yàn,是狗肉的意思,下面加火以烤狗肉。本义:燃烧)。
同本义。“然”是“燃”的本字。
【引证】
《说文》-然,烧也。
3.
【山】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山,土有石而高。 、 《国语·周语》-山,土之聚也。 、 《左传·昭公四年》-山人取之。 、 《礼记·明堂位》-夏后代山。 、 《列子·汤问》-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 《诗·小雅·天保》-如山如阜,如冈如陵。 、 《荀子·赋》-生于山阜,处于室堂。 、 《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 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组词】
山霭、 山灵、 山阿、 山岩、 山隈、 山啜、 山落、 山孤钉、 山头、 山长、 山主、 山观、 山关
4.
【立】
(会意。甲骨文象一人正面立地之形。本义:笔直的站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立,侸也。 、 《易·恒》-君子以立不易方。 、 《史记·项羽本纪》-哙遂入,披帷西乡立。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持璧却立。 、 《韩非子·喻老》-立有间。 、 宋·欧阳修《归田来》-卖油翁释担而立。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或立或卧。
【组词】
挺立、 坐立不安;把电线杆立起来;肃立、 立托、 立容、 立戟、 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