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2:46: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2:46:24
瓜子脸:这是一个形容人脸型的词汇,特指脸型瘦长,下巴尖锐,类似于瓜子的形状。在**传统审美观念中,瓜子脸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美人脸型。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瓜子脸常用来形容女性角色的美丽,如“她的脸庞如同瓜子一般,清秀而又动人。”
口语:在日常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瓜子脸”来形容某人长相好看,例如:“她真是个瓜子脸,怎么看都好看。”
专业领域:在美容整形领域,瓜子脸可能被作为整形的目标脸型来讨论。
同义词:鹅蛋脸(稍微圆润一些的脸型)
反义词:方脸(脸型较为方正)
词源:瓜子脸一词源于**传统审美观念,瓜子作为一种常见的零食,其形状被用来比喻人脸。
演变:随着时代的发展,瓜子脸的审美标准也在不断变化,但始终是东方审美中的一个重要元素。
在**文化中,瓜子脸代表了女性的柔美和温婉,是传统审美观念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背景中,随着整形技术的发展,瓜子脸也成为了一种追求的目标。
情感反应:提到瓜子脸,人们往往会联想到美丽、温柔和传统。
联想:可能会联想到古代的仕女图,或是现代的明星。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能会用瓜子脸来形容自己或他人的外貌特征,尤其是在讨论美容或时尚话题时。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她的脸庞如瓜子般细腻,月光下更显清丽。”
视觉联想:可能会联想到细腻的皮肤和柔和的轮廓。
听觉联想:可能会联想到轻柔的音乐,与瓜子脸的温柔形象相呼应。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概念可能是“V-shaped face”(V型脸),但审美标准和描述方式可能有所不同。
瓜子脸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仅是描述人脸型的一种方式,它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观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文化差异和审美标准。
1.
【瓜】
(象形。小篆字形,两边象瓜蔓,中间是果实,是藤上结瓜的形象。从“瓜”的字,多与瓜果有关。草木蔓生植物名。种类很多,果实也称瓜)。
同本义 。属于双子叶植物瓜科。
【引证】
《诗·豳风·七月》-七月食瓜,八月断(摘下)壶(葫芦)。 、 《诗经集注》-大曰瓜,小曰瓞,瓜之近本初生者常小。 、 《诗·大雅·绵》-绵绵瓜瓞。
【组词】
瓜田、 瓜润、 瓜练、 瓜瓤
2.
【子】
构词后缀。
加在动词或形容词词素后。
【组词】
胖子、 瘦子、 垫子
3.
【脸】
(形声。从肉,佥(qiān)声。古代表示人的整个面部用“面”。“脸”字在魏晋时期才出现,只表示两颊的上部,到了唐宋时期,口语中才用“脸”表示整个面部。本义:两颊的上部)。
同本义。
【引证】
吴均《小垂手》-蛾眉与曼脸,见此空愁人。 、 白居易《昭君怨》-满面黄沙满鬓风,眉销残黛脸销红。 、 杜牧《冬至日寄小侄阿宜》-头圆筋骨紧,两脸明且光。
【组词】
脸蛋、 脸巴子、 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