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05: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05:54
“猛劲”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指的是强烈的、有力的劲头或动力。它通常用来形容某人在做某件事情时所表现出的强烈动力和决心,或者形容某种力量、势头非常强大。
在文学作品中,“猛劲”常用来形容主人公在面对困难时的不屈不挠和坚定意志,如“他带着一股猛劲,冲向了敌人的阵地。”在口语中,这个词可以用来形容某人的行为或态度非常积极和有力,如“他做事总是有一股猛劲。”在专业领域,如体育或军事,这个词可以用来形容**员或士兵的强大力量和决心。
同义词:冲劲、劲头、干劲、动力 反义词:疲软、无力、懈怠、懒散
同义词中,“冲劲”强调的是一种向前冲的动力,“劲头”则更多指持续的努力和热情,“干劲”强调的是做事的积极性和效率,“动力”则是一个更抽象的概念,指推动人前进的力量。反义词则表达了与“猛劲”相反的状态,如缺乏力量和动力。
“猛劲”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猛”和“劲”两个字组成。“猛”字古汉语中就有强烈、凶猛的意思,“劲”字则指力量或劲头。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形成了形容强烈力量的词汇。
在文化中,“猛劲”常常与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联系在一起,这种精神在许多历史故事和现代社会中都被推崇。例如,在的教育体系中,鼓励学生培养“猛劲”,以面对学*和生活中的挑战。
“猛劲”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积极和激励的。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在逆境中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人。这种联想激励我在面对困难时也要保持积极和坚定。
在我个人的学*经历中,我曾经在一次重要的考试前感到非常紧张和焦虑。但在老师和家人的鼓励下,我激发出了自己的“猛劲”,最终克服了困难,取得了好成绩。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猛劲”:
在风暴的中心,我看见
一株小草,带着猛劲,
不屈不挠,向上生长,
挑战着天空的极限。
在视觉上,“猛劲”可以联想
1.
【猛】
(形声。从犬,孟声。本义:健壮的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猛,健犬也。 、 《孟子》-驱猛兽。 、 张衡《西京赋》。注:“怒也。”-猛虞趪趪。
【组词】
大猛
凶恶可怕。
【引证】
《韩诗外传》-公之狗甚猛。 、 《礼记·乐记》-粗厉猛起。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苛政猛于虎。 、 宋·苏轼《石钟山记》-如猛兽奇鬼。
【组词】
猛利、 猛戾、 猛急、 猛暴
2.
【劲】
(形声。从力,巠声。本义:强劲有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劲,彊也。 、 《字林》-劲,强也。 、 《礼记·乐记》-廉直劲正庄诚之音作。 、 《战国策·宋策》-夫梁兵劲而权重。 、 《列子·说符》-孔子之劲。 、 《淮南子·说林》-弓先调而后求劲。 、 汉·贾谊《新书·过秦论上》-良将劲弩守要塞。 、 《战国策》-天下之强弓劲弩,皆自韩出。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风力虽尚劲。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此劲敌也。
【组词】
刚劲;劲弩、 劲酒、 劲节、 劲武、 劲猛、 劲兵、 劲卒、 劲勇、 劲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