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2 17:49: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17:49:00
词汇“明照”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汉字组成:“明”和“照”。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明照”进行深入分析。
“明照”字面意思是指明亮地照耀或清晰地照亮。基本含义可以理解为光线充足,能够清晰地看到或理解某事物。
“明照”由“明”和“照”两个字组成。“明”字古已有之,表示光明、清楚;“照”字则表示照射、照亮。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形成了“明照”这个词汇,其含义也随着语言的发展而逐渐丰富。
在**文化中,“明照”常与光明、智慧、清晰等正面意义联系在一起。例如,在古代文学中,“明照”常用来形容君王的英明和智慧,如“明君之治,天下明照”。
“明照”给人以温暖、明亮、清晰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阳光、希望和清晰的理解,有助于提升人的积极情绪和思维的清晰度。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明照”来形容一个光线充足、环境舒适的地方,如“这个咖啡馆的灯光明照,非常适合阅读和写作”。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明照”:
月光明照,洒满静谧的湖面,
星辰闪烁,映照着夜的深邃。
在英语中,“明照”可以对应为“brightly illuminated”或“clearly lit”,在不同语言和文化中,其基本含义相似,但具体用法和语境可能有所不同。
通过对“明照”的深入分析,我更加理解了这个词汇的多重含义和用法。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明照”不仅是一个形容光线的词汇,还承载着光明、智慧和清晰的象征意义,有助于丰富我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
1.
【明】
(会意。甲骨文以“日、月”发光表示明亮。小篆从月囧(jiǒng),从月,取月之光;从囧,取窗牖之明亮。本义:明亮,清晰明亮)。
同本义。与“昏暗”相对。
【引证】
《说文》-朙,照也。 、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照临四方曰明。 、 《诗·齐风·鸡鸣》-东方明矣。 、 《国语·周语》-明,精白也。 、 《书·洪范》-视曰明。 、 《礼记·中庸》-明则著。 、 《尔雅》-明星谓之启明。 、 《诗·小雅·大东》-东有启明。 、 《荀子·天论》-在天者莫明于日月。 、 唐·李白《秋浦歌》-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 苏轼《赤壁赋》-“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 方苞《狱中杂记》-禁卒居中央,牖其以通明,屋极有窗以达气。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明月斜挂。 、 唐·杜甫《春夜喜雨》-江船火独明。 、 蔡元培《图画》-明暗之掩映。
【组词】
明星、 明珠、 明明、 明丢丢、 明晃晃、 明晦、 明彩
2.
【照】
(形声。从火,昭声,字亦作炤。本义:明亮;光明)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照,明也。 、 《诗·小雅·正月》-亦孔之炤。 、 《诗·陈风·月出》-月出照兮。 、 《庄子》-昔者十日并出,万物皆照。 、 《郯令景君阙铭》-远近照闻。 、 《谯敏碑》-盛德炤明。 、 《荀子·修身》-炤之以祸灾。
【组词】
照彻、 照澄
照射,照耀。
【引证】
《淮南子·本经》-照耀煇煌。 、 《荀子·天论》。注:“炤与照同。”-日月递炤。 、 《楚辞·灵怀》。注:“知也。”-指日月使延照兮。 、 《乐府诗集·陌上桑》-照我秦氏楼。 、 《乐府诗集·木兰诗》-寒光照铁衣。 、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留取丹心照汗青。 、 明·魏禧《大铁椎传》-星光照旷野。 、 清·姚鼐《登泰山记》-日照城郭。
【组词】
回光反照;照烂、 照覆、 照焕、 照夜、 照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