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01: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01:22
整襟危坐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整理衣襟,端正地坐着。基本含义是指人坐得非常端正,形容态度严肃认真,举止庄重。
整襟危坐 的词源较为明确,其中“整襟”指的是整理衣襟,“危坐”指的是端正地坐着。这个成语的形成和使用历史悠久,源自古代对礼仪的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
在**传统文化中,礼仪和尊重是非常重要的价值观。整襟危坐体现了对场合和他人的尊重,是传统礼仪文化的一部分。在现代社会,尽管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有所变化,但整襟危坐仍然被视为一种正式和尊重的表现。
整襟危坐给人一种严肃、庄重的感觉,可能会让人联想到正式的场合、重要的会议或对长辈的尊重。这种姿态也传递出一种认真负责的态度,可能会激发人们对自我行为的反思和提升。
在参加重要的面试或会议时,我常常会整襟危坐,以展现出我的专业素养和对场合的尊重。这种姿态不仅帮助我保持专注,也让我感到更加自信和有准备。
在创作一首关于正式场合的诗歌时,我可以这样使用:
整襟危坐于长桌旁,
言辞谨慎,思绪飞扬。
每一字句皆显庄重,
在这严肃的会议堂。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群人在会议室里整襟危坐,每个人脸上都带着严肃的表情。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庄重、缓慢的古典音乐,如巴赫的作品,来增强这种正式和庄重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it up straight”或“sit with dignity”,虽然不如整襟危坐那样具体和形象,但也传达了类似的严肃和尊重的意味。
整襟危坐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成语,它不仅描述了一种具体的姿态,还传递了尊重和严肃的态度。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更好地适应不同的社交和专业场合,展现出我的专业素养和尊重他人的态度。
道传少庄重,稍长读河南程氏书,玩索义理,至忘寝食,虽处暗室,整襟危坐,肃如也。
1.
【整】
(会意兼形声。从攴(pū)从束从正,正亦声。攴是敲打,束是约束,使之归于正。合起来表示整齐。本义:整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整,齐也。 、 《礼记·月令》。注:“整,正列也。”-整设于屏外。 、 《左传·僖公三十年》-以乱易整,不武。
【组词】
整娖、 整立、 整扮、 整设、 整蔚
2.
【襟】
(形声。从衣,禁声。本义:古代指衣的交领)。
同本义。后指衣的前幅。
【引证】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泣下沾襟。
【组词】
襟袂、 襟带、 襟卫、 襟子、 襟儿
3.
【危】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人,中间是山崖,下面腿骨节形。人站在山崖上,表示很高。本义:在高处而畏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危,在高而惧也。 、 《鬼谷子》。注:“山高也。”-决危而美名者。 、 《国语·晋语》。注:“高险也。”-榣木不生危。 、 《孝经》。郑注:“殆也。”-高而不危。
4.
【坐】
(会意。《说文》古文作象形字,象两人坐在土上。本义:人的止息方式之一。古人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压在脚跟上)。
同本义。
【引证】
林义光《文源》-像二人对坐土形。 、 《礼记·曲记》。疏:“坐通名跪,跪名不通坐也。”-坐而迁之。 、 《礼记·玉藻》-退而坐,取屦。 、 《礼记·少仪》-受立、授立,不坐。 、 《礼记·乐记》。疏:“坐,跪也。”-武坐致右宪王。 、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注:“膝行也。”按,坐者,尻也,处也。古席地而坐,膝着席而下其臀曰坐,耸其体曰跪。跪,亦谓之启。跪可言坐,坐不可言跪也。-坐行而入。 、 《史记·魏公子列传》-侯生坐上坐。 、 《书·太早上》-坐以待旦。 、 《礼记·玉藻》-坐如尸。 、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项伯东向坐,亚夫南向坐。 、 《战国策·魏策》-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喻矣。 、 《论语·乡党》-席不正不坐。 、 《汉书·赵尹韩张两王传》-坐语未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