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1:52: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1:52:12
词汇“两钱锥”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古老或特定领域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我们可以尝试进行以下分析:
“两钱锥”可能是指一种古代的计量工具,用于测量或称量物品的重量。其中,“两”和“钱”都是古代**的重量单位,“锥”可能指的是一种形状类似锥体的工具,用于精确测量。
由于“两钱锥”不是一个常见的现代词汇,它在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的使用可能非常有限。在古代文献或历史研究中,可能会提及这样的工具,用于描述古代的计量方法或商业活动。
“两钱锥”的词源可能与古代**的度量衡系统有关。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度量衡系统的发展,这样的词汇逐渐淡出了日常使用。
在**古代社会,度量衡的准确性对于商业交易至关重要。因此,像“两钱锥”这样的工具在当时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意义。
对于现代人来说,“两钱锥”可能会唤起一种对古代文化和历史的兴趣,以及对古代人们生活细节的好奇。
由于“两钱锥”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接触或使用它。
在创作中,可以将“两钱锥”作为一个象征,代表古代的精确和诚信,或者在历史小说中作为道具出现。
想象一个古代市集的场景,商贩使用两钱锥称量货物,这样的画面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喧嚣和生活的真实感。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存在类似的度量衡工具,但其名称和形式会有所不同。
“两钱锥”作为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词汇,虽然不常见于现代语言,但它反映了古代度量衡的发展和应用,对于理解古代社会和文化具有一定的价值。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我们对历史和文化的认识。
1.
【两】
(会意。从一,兩平分。兩亦声。本义:二十四铢为一两)。
同本义 16两为1斤。今市制折合国际单位制0。05千克,十钱一两,十两一斤。
【引证】
《说文》-两,二十四铢为一两。 、 《汉书·律历志上》-衡权…本起于黄钟之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两者,两黄钟律之重也。
2.
【钱】
(形声。从金,戔(jiān)声。(jiǎn)本义:农具名,即铁铲。上古时期曾以农具作为交易媒介,其后铸造货币又仿其形为之,因此引申为货币、钱财)。
金属货币。特指铜钱。
【引证】
《说文解字》锴注-一曰货也。古者货贝而宝龟。周太公立九府圜法,乃用泉,至秦废贝行钱。 、 《史记·平准书》。索隐:“本名泉,言货之如流泉也。”-龟贝金钱。 、 《国语·周语》。注:“钱者,金币之名,古曰泉,后转曰钱。”-景王二十一年将铸大钱。 、 《史记·天官书》-下有积钱。 、 唐·白居易《卖炭翁》-卖炭得钱何所营? 、 宋·欧阳修《归田录》-以钱覆其上。 、 、
【组词】
钱眼、 钱价、 钱范、 钱幕、 钱缗、 钱品、 钱花花
3.
【锥】
(形声。从金,隹(zhuī)声。本义:钻孔的工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锥,锐也。 、 《释名·释用器》-锥,利也。 、 《战国策·秦策一》-引锥自刺其股。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锥之处囊中。
【组词】
锥刀、 锥矢、 锥囊、 锥行衰、 锥行之陈、 锥毛、 锥刀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