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43: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43:29
“暴敌”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指残暴的敌人,通常用来形容那些行为野蛮、残忍、对他人造成极大伤害的敌对个体或集体。
在文学作品中,“暴敌”常被用来描绘战争或冲突中的敌对方,强调其野蛮和残忍的特质。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被用来形容那些行为恶劣、不讲理的人。在专业领域,如军事或国际关系中,“暴敌”可能指代那些采取极端手段的国家或组织。
同义词在强调敌人的残暴性上相似,但“恶敌”可能更多强调道德上的恶劣,“凶敌”则强调危险性,“残暴之敌”则更直接地描述了敌人的残暴行为。反义词则完全相反,强调友好和支持的立场。
“暴敌”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暴”和“敌”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暴”常用来形容猛烈、凶狠,而“敌”则指敌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其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暴敌”可能被用来形容那些被视为威胁社会秩序或道德规范的个体或集体。例如,在历史上的某些战争或冲突中,敌对方可能被描绘为“暴敌”,以强化己方的正义性和必要性。
“暴敌”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强烈的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暴力、恐惧和危险。它可能激发人们对安全和正义的渴望,同时也可能引发对冲突和战争的反思。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除非在讨论历史**或当前的国际冲突时。例如,在分析二战历史时,某些国家或团体可能被描述为“暴敌”。
在诗歌中,可以将“暴敌”融入描述战争的场景,如:
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
暴敌如狼群般涌来,
勇士们紧握剑柄,
誓要守护家园的安宁。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群武装的士兵在战场上与“暴敌”对峙的场景,充满紧张和危险的氛围。在音乐中,可能选择一些沉重、激烈的音乐来配合这种场景,增强情感的表达。
在不同语言中,描述残暴敌人的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核心含义相似。例如,在英语中,可能使用“savage enemy”或“brutal foe”来表达类似的含义。
“暴敌”这个词在描述敌对个体或集体时,强调其残暴和危险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描述和理解复杂的情感和场景。通过对“暴敌”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以及它在文化和历史中的重要性。
1.
【暴】
(会意。古文从日,麃声。从日出艹米。本义:晒)。
同本义。
【引证】
《广韵》-暴,日干也。曝,俗。 、 《小尔雅》-暴,晒也。 、 《考工记》-书暴诸日。 、 《孟子》-一日暴之。 、 《史记·司马相如传》。索隐:“偃卧日中也。”-暴于南荣。 、 《左传·宣公十二年》-今我使二国暴骨。 、 《颜氏家训·书证》-言日中时必须暴晒,不尔者,失其时也。
【组词】
一暴十寒;暴炙、 暴背、 暴浣
2.
【敌】
(形声。从攴(pū),啇(dí)声。本义:匹敌;对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敌,仇也。 、 《尔雅》-敌,匹也。 、 《战国策·秦策》。注:“强弱等也。”-四国之兵敌。 、 《国语·楚语》-且夫自敌以下。 、 《国语·周语》-敌国宾至。 、 《孙子·谋攻》-敌则能战之。
【组词】
试看天下谁能敌;敌体、 敌礼、 匹敌、 势均力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