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6:21: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6:21:21
公马:字面意思是指未阉割的成年雄性马。在生物学上,公马具有繁殖能力,是马群中的雄性个体。
公马一词在中文中直接对应其生物学意义,没有复杂的词源故事。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被赋予了更多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
在许多文化中,马尤其是公马,被视为力量和自由的象征。在古代,公马常用于战争,是力量和权力的象征。在现代,公马在马术**和农业生产中仍扮演重要角色。
公马往往让人联想到野性、力量和自由。在个人情感上,公马可能激发人们对自然和野性的向往,也可能唤起对速度和力量的敬畏。
在个人经历中,公马可能与特定的记忆或情感体验相关联。例如,一个人可能在童年时骑过一匹公马,这段经历可能成为他一生中难忘的记忆。
在诗歌中,公马可以被用来象征自由和冒险:
风中疾驰的公马,
蹄声如雷,心似箭,
穿越草原,无拘无束。
公马的形象可能让人联想到广阔的草原、奔驰的身姿和蹄声。在视觉上,公马的肌肉线条和鬃毛飘动都是极具美感的元素。在听觉上,公马的嘶鸣和蹄声都是与自然紧密相连的声音。
在不同语言中,公马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含义和象征意义通常是相似的。例如,英语中的“stallion”和西班牙语中的“semental”都指未阉割的雄性马。
公马这个词在中文中简洁明了地表达了其生物学意义,同时在不同的语境和文化中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这些象征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情感和思想。
1.
【公】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八”,表示相背,下面是“厶”(“私”的本字)。合起来表示“与私相背”,即“公正无私”的意思。本义:公正,无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公,平分也。 、 《韩非子·五蠹》-背厶谓之公,或说,分其厶以与人为公。 、 《春秋·元命苞》-公之为言公正无私也。 、 《贾子·道术》-兼覆无私谓之公。 、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组词】
公气、 公素、 公洁、 公慎、 公诚
2.
【马】
(象形。早期金文字形,象马眼、马鬃、马尾之形。“马”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家畜名)。
单蹄食草大型哺乳动物 。史前即为人类所驯化,用作驮畜、挽畜和乘骑;它和其他现存的马属和马科动物的区别是尾毛和鬃毛长,后腿飞节内下方有一块胼胝,还有一些非固定特征(如体型较大,蹄子较大,颈稍呈弓形,头小,耳短)。
【引证】
韩愈《马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组词】
马伯乐、 马首、 马牌子、 马曹、 马圈、 马祭、 马绊、 马褐、 马祸、 马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