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52: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52:29
内径:内径是指一个圆形物体或空心物体内部的直径,即从圆的一边内部到另一边内部的最短距离。在工程学和制造业中,内径通常用于描述管道、轴承、孔洞等内部空间的尺寸。
内径这个词源于汉语,由“内”和“径”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径”指的是小路或直线的距离,而“内”则表示内部。随着工业和技术的发展,内径这个概念在工程领域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现代社会,内径的概念与精确制造和工程技术紧密相关。它体现了人类对精确度和效率的追求,是现代工业文明的一个缩影。
内径这个词可能不会引起强烈的情感反应,但它与精确、专业和效率等正面概念相关联。在工程和技术领域,内径的精确测量是确保产品质量和性能的关键。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不会直接使用内径这个词,但在购买水管、轴承或其他需要精确尺寸的物品时,了解内径的概念是非常有用的。
在诗歌中,内径可以被用来比喻内心的深度或情感的复杂性:
他的内心,如同一根精密的轴承, 内径虽小,却承载着无尽的旋转与思绪。
在英语中,内径通常被称为“inner diameter”或“ID”。在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中,内径的概念都是相似的,因为它与基本的工程和制造原则相关。
内径是一个在工程和技术领域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体现了精确度和效率的重要性。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不常直接使用,但了解内径的概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现代工业和技术的基础。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内径这个词提醒我们精确和专业的重要性。
1.
【内】
里面。与“外”相对。
【引证】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一室之内。 、 《世说新语·雅量》-郗犹在帐内。 、 《世说新语·贤媛》-东海家内则郝夫人之法,亲陵家内范钟夫人之礼。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一板内有重复。 、 清·姚鼐《登泰山记》-数里内无树。
【组词】
海内;关内;内牵
指某一群体或某一物体的中间。常指国内或朝廷内。
【引证】
《论语·季氏》-动干戈于邦内。 、 汉·贾谊《过秦论》-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内,名词作状语,译时加介词“对”,为“对内”。) 、 诸葛亮《出师表》-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 《三国志·诸葛亮传》-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组词】
内叛、 内患、 内事、 内睦、 内噬、 内寇
2.
【径】
(形声。从彳(chì),表示与道路有关,巠声。本义:步行小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径,步道也。 、 《字林》-径,小道也。 、 《易·说卦》-艮为径路。 、 《礼记·月令》-审端径术。 、 《礼记·曲礼》-送丧不由径。 、 《论语》-行不由径。 、 《庄子·徐无鬼》-夫逃虚空者,藜藿柱乎鼪鼬之径。 、 《离骚》-夫惟捷径以窘步。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 、 唐·杜甫《春夜喜雨》-野径云俱黑。
【组词】
径术、 径路、 径逾、 径行、 径界、 径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