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8:04: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8:04:24
“喜功好大”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喜欢做大事,追求显赫的成就。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那些野心勃勃、渴望取得巨大成就的人。
在文学作品中,“喜功好大”常用来描绘那些雄心勃勃的人物,如历史小说中的英雄人物或政治家。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批评那些过于追求名利、忽视实际效果的人。在专业领域,如商业或政治,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描述那些追求高风险高回报策略的人。
“喜功好大”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人对于个人抱负和成就的一种传统看法。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词汇的使用也逐渐多样化,既可以正面评价一个人的进取心,也可能带有批评的意味。
在**传统文化中,追求功名和成就是一种普遍的社会价值。因此,“喜功好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种文化背景。然而,随着现代社会对个人主义和实用主义的重视,这个成语的使用也逐渐带有了更多的批判色彩。
这个词汇给我的情感反应是复杂的,一方面它代表了积极向上的精神,另一方面也可能暗示了过度的野心和不顾后果的行为。在表达时,我会根据具体的语境来选择是否使用这个词汇。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遇到过几位喜功好大的同事,他们的确在短期内取得了一些成就,但长期来看,他们的策略往往不可持续,最终影响了团队的稳定和发展。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喜功好大梦未央,星辰大海任我航。”
想象一个宏伟的宫殿或壮丽的战场,背景音乐是激昂的交响乐,这样的场景可以很好地体现“喜功好大”的氛围。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mbitious”或“driven”,虽然这些词汇在中文中也有对应的翻译,但“喜功好大”更多地带有**文化的特色和历史背景。
“喜功好大”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是一个重要的词汇,它不仅帮助我理解*人的传统价值观,也让我在描述和评价人物时有了更多的选择。通过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意识到语言和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
喜功好大,妄逞材能。
1.
【喜】
(会意。甲骨文上面是“鼓”本字,下面是“口”。“鼓”表示欢乐,“口”是发出欢声。本义:快乐;高兴)。
同本义(乐之见于谈笑曰喜。喜,形于色)。
【引证】
《说文》-喜,乐也。 、 《礼记·檀弓》-人喜则斯陶。 、 《素问·五远行大论》-其志为喜。 、 《诗·小雅·菁菁》-既见君子,我心则喜。 、 《史记·陈涉世家》-陈胜、吴广喜,念鬼。 、 三国魏·邯郸淳《笑林》-嘿然大喜。 、 唐·柳宗元《三戒》-虎因喜。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不以物喜。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三保亦自喜。 、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喜容原好,愁容也好,蓦地间怒容越好。
【组词】
喜洽、 喜之不尽、 喜匆匆、 喜欢不杀、 喜上眉梢
2.
【功】
(会意。从力,工声。“工”亦兼表字义,表示用力从事工作。本义:功绩,功业;功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功,以劳定国也。 、 《周礼·司勋》-国功曰功。 、 《史记·项羽本纪》-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 、 《荀子·劝学》-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 《战国策·赵策》-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
【组词】
功誉、 功行、 功化、 功成名就
3.
【好】
喜好;喜爱。
【引证】
《淮南子·精神》-好憎者,心之暴也。 、 《诗·小雅·鹿鸣》-人之好我。 、 《韩非子·喻老》-好治不病。 、 《论语》-敏而好学。 、 唐·柳宗元《三戒》-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自幼好武术。
【组词】
好表现;好善、 好涵高躅、 好戏子、 好玩
4.
【大】
“大夫”、“大王”。
世代。 同: 代
【引证】
《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陵家历大为军将,世世从军为国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