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3:49: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3:49:00
词汇“乡慕”在中文中的使用并不广泛,它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乡”通常指乡村、故乡,而“慕”则有向往、思念的含义。结合起来,“乡慕”可以理解为对乡村或故乡的向往和思念。
“乡慕”的基本含义是对乡村或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向往。
在文学作品中,“乡慕”可能用来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或者对远离尘嚣的乡村生活的渴望。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特定的文学或艺术语境中,它可以传达一种对自然和简单生活的情感。
“乡慕”这个词汇的构成比较直接,由“乡”和“慕”两个字组成,没有特别复杂的词源或历史演变。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乡村往往被赋予了宁静、和谐的象征意义,因此“乡慕”可能与追求这种理想生活状态的情感相关联。
“乡慕”可能让人联想到宁静的田园风光、清新的空气和简单的人际关系,带来一种宁静和满足的情感反应。
在现代生活中,由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许多人可能会在内心深处怀有一种对乡村生活的乡慕,尤其是在面对城市生活的压力和快节奏时。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乡慕”来表达对自然和简单生活的向往,如:“在喧嚣的都市,我心中常怀乡慕,渴望那片绿意盎然的田野。”
视觉上,“乡慕”可能让人联想到广阔的田野、悠闲的牛羊和宁静的村庄。听觉上,可能是鸟鸣、溪流声和远处农夫的歌声。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情感可能通过不同的词汇表达,如英文中的“homesick”(思乡)或“rural nostalgia”(乡村怀旧)。
“乡慕”这个词汇虽然在日常交流中不常见,但在文学和艺术表达中,它可以有效地传达对乡村生活的深切向往和情感。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增加文学创作的深度和广度。
1.
【乡】
(会意。据甲骨文,像二人对食形。“‘鄉’和‘饗’原本是一字…整个字像两个人相向对坐,共食一簋的情状。本义是用酒食款待别人,是“饗”的古字)。
“乡”假借为行政区域名。
【引证】
《说文》-乡,国离邑民所封乡也。啬夫别治封圻之内六乡六卿治之。 、 《周礼·大司徒》。注:“万二千五百家。”-五州为乡。 、 《广雅》-十邑为乡,是三千六百家为一乡。 、 《礼记·王制》-习乡尚齿。 、 《庄子·逍遥游》-行比一乡。 、 《左传·庄公十年》-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
【慕】
(形声。从心,莫声。本义:依恋;向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思也。-慕,习也。 、 《礼记·檀弓》-其往也如慕。 、 《孟子·万章》-巨室之所慕。 、
【组词】
慕义、 慕向、 慕企、 慕位、 慕尚、 慕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