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53: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53:29
回棹:字面意思是指船只返回时使用桨或橹的动作。基本含义是指船只返回或归航的动作。
文学语境:在文学作品中,“回棹”常用来形容船只归航的情景,带有一定的诗意和浪漫色彩。
口语语境:在日常口语中,“回棹”较少使用,通常会被更简单的词汇如“返回”或“归航”所替代。
专业领域:在航海或渔业领域,“回棹”可能被用来描述船只归港的具体动作。
同义词:归航、返航、回港
反义词:出航、启航、离港
“回棹”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回”表示返回,“棹”指船桨或橹。在古代文学中较为常见,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船只归航常被赋予团圆和归家的象征意义,因此“回棹”在文学作品中常带有温馨和安宁的情感色彩。
“回棹”一词给人以宁静、归家的感觉,联想至夕阳下的渔船、家人的等待,带来一种温暖和满足的情感。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曾在海边看到渔船回棹的场景,感受到那份宁静和满足。
诗歌:
夕阳染红天际,
渔舟回棹归港,
家人等候岸边,
温馨满载心房。
视觉联想:夕阳下的渔船,海面上的波光粼粼,渔夫们忙碌的身影。
听觉联想:海浪拍打船身的声音,渔夫们交谈的笑声,海鸥的叫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return to shore”或“sail back”,但缺乏“回棹”所带有的诗意和浪漫色彩。
“回棹”一词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不高,但它所蕴含的归家和团圆的情感意义,使其在文学和诗歌中仍占有一席之地。了解和运用这一词汇,可以丰富语言表达的层次和情感深度。
1.
【回】
(囘为回的古字; 廻为迴的俗字。囬、迴同回。象形。甲骨文象渊水回旋之形。本义:回旋;旋转)。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回,转也。 、 《诗·大雅·云汉》-昭回于天。 、 《荀子·儒效》-图回天下于掌上而辨白黑。 、 《淮南子·本经》-诡文回波。 、 《汉书·叙传》-畔回穴其若兹兮。 、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虎鼓瑟兮鸾回车。 、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山回路转不见君。 、 唐·杜枚《阿房宫赋》-廊腰缦回。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峰回路转。
【组词】
回湍、 回倒、 回纡、 回极
2.
【棹】
(形声。从木,卓声。本义:长的船桨)。
同本义。
【引证】
《楚辞·九歌·湘君》-桂棹兮兰枻。
【组词】
棹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