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23: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23:57
开口呼 是汉语拼音中的一个术语,指的是在发音时,嘴唇张开,舌头位置较低,不形成任何闭合或狭窄的通道,直接发出声音。这种发音方式通常用于汉语拼音中的某些声母,如 b, p, m, f 等。
在汉语教学和语音学中,开口呼 是一个专业术语,用于描述特定的发音方式。在日常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常用,但在学习汉语拼音或进行语音训练时,它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开口呼 这个词汇源自汉语语音学的专业术语,主要用于描述发音时的口腔状态。随着汉语教学的普及,这个词汇逐渐被更多人所熟知。
在汉语教学和文化传播中,开口呼 是一个基础概念,对于学习者正确发音至关重要。它体现了汉语语音学的精细和复杂性。
开口呼 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学习汉语的严谨和细致,以及语音学研究的深度。它可能带来一种学术和专业的情感反应。
在教授汉语拼音时,我经常强调开口呼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正确发音,避免常见的错误。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开口呼,声自远, 汉语韵,传四方。”
想象一个人在学习汉语时,张开嘴巴,认真发音的画面,或者听到清晰、准确的汉语发音,这些都是开口呼带来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其他语言中,如英语,也有类似的发音概念,但可能没有专门的术语来描述。不同语言的发音规则和技巧各有特点。
开口呼 是汉语语音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正确发音至关重要。它在汉语教学和语音研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通过深入学习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汉语发音的精细之处,这对于我的语言学习和教学都有重要意义。
1.
【开】
(会意。小篆字形,两边是两扇门,中间一横是门闩,下面是一双手,表示两手打开门闩之意。本义:开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開,张也。 、 《老子》十章-天门开阖。 、 《老子》-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 、 《易·系辞上》-开物成务。 、 《乐府诗集·木兰诗》-开我东阁门。 、 《资治通鉴·唐记》-遂开门纳众。 、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开轩面场圃。 、 《广东军务记》-午后又开西门归德门。
【组词】
开城、 开门钱
2.
【口】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口形。本义:口腔器官,嘴)。
同本义。人类用来发声和进食的器官。
【引证】
《说文》-口,人所以言食也。 、 《国语·晋语》-且夫口三五之门也。 、 《春秋·元命苞》-口之为言达也。 、 《鬼谷子·捭阖》-口者心之门户。 、 《左传·定公四年》-勺饮不入口七日。 、 《后汉书·张衡传》-下有蟾蜍,张口承之。 、 白居易《卖炭翁》-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组词】
口腹、 口分、 口滑、 口辅、 口眼弗闭、 口里摆菜碟儿
3.
【呼】
(形声。从口,乎声。本义:吐气,与“吸”相对)。
同本义 。生物体把体内的气体排出体外——与“吸”相对。
【引证】
《说文》(外息,指呼气)-呼,外息也。 、 《书·大传》-阴盛则呼吸万物而藏之内也。 、 《素问·离合真邪论》-候呼引针。
【组词】
呼哈、 呼噏、 呼息、 呼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