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17: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17:48
开口子 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有两种含义:
“开口子”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源自于其字面意义,即在物体上打开一个口。随着语言的发展,其比喻意义逐渐被广泛接受和使用。
在中国,由于历史上的政策往往较为严格,因此“开口子”在政策层面的使用频率较高,反映了社会对于政策灵活性的需求。
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突破、改变和新的开始,带来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使用“开口子”来形容朋友在某个问题上终于愿意听取不同意见,这标志着他们思维的开放和成长。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春风拂过,心墙开口子,接纳了满园的春色。”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人在墙上开了一个口子,阳光从外面照射进来,带来温暖和光明。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open the door”或“loosen restrictions”,虽然不完全对应,但传达了类似的放宽或开放的概念。
“开口子”这个词汇在中文中具有丰富的含义和应用场景,不仅在物理层面有实际用途,在比喻层面也广泛应用于社会和心理描述。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对于深入理解中文文化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都有重要意义。
1.
【开】
(会意。小篆字形,两边是两扇门,中间一横是门闩,下面是一双手,表示两手打开门闩之意。本义:开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開,张也。 、 《老子》十章-天门开阖。 、 《老子》-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 、 《易·系辞上》-开物成务。 、 《乐府诗集·木兰诗》-开我东阁门。 、 《资治通鉴·唐记》-遂开门纳众。 、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开轩面场圃。 、 《广东军务记》-午后又开西门归德门。
【组词】
开城、 开门钱
2.
【口】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口形。本义:口腔器官,嘴)。
同本义。人类用来发声和进食的器官。
【引证】
《说文》-口,人所以言食也。 、 《国语·晋语》-且夫口三五之门也。 、 《春秋·元命苞》-口之为言达也。 、 《鬼谷子·捭阖》-口者心之门户。 、 《左传·定公四年》-勺饮不入口七日。 、 《后汉书·张衡传》-下有蟾蜍,张口承之。 、 白居易《卖炭翁》-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组词】
口腹、 口分、 口滑、 口辅、 口眼弗闭、 口里摆菜碟儿
3.
【子】
构词后缀。
加在动词或形容词词素后。
【组词】
胖子、 瘦子、 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