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8:24: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24:36
栖止 是一个汉语词汇,由“栖”和“止”两个字组成。字面意思是指停留、居住或停留的地方。基本含义是指鸟类或其他动物停留或栖息在某处,也可以引申为人类在某地停留或居住。
栖止 在文学作品中常用来描绘自然景观或动物的生活状态,营造一种宁静或和谐的氛围。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专业领域,如生态学或动物学,可能会用来描述动物的栖息地。
同义词:栖息、停留、居住 反义词:迁徙、离开、移动
栖止 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栖”字原本指鸟类停留,而“止”字则有停留的意思。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逐渐扩展,不仅指动物的停留,也包括人类的居住。
在传统文化中,栖止** 常常与自然和谐、宁静的生活状态联系在一起。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可能更多地被用于生态保护和环境教育的语境中,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栖止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一种宁静和安详的情感反应。它让我联想到自然风光、和谐的生活环境,以及远离喧嚣的宁静生活。
在我的生活中,栖止 这个词汇常常出现在我对自然环境的描述中。例如,我曾描述过一片森林是许多鸟类的栖止之地,强调了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栖止:
晨曦微露,鸟儿栖止枝头,
轻唱着自然的赞歌。
林间小径,幽静而深远,
是我心灵的栖止之所。
栖止 这个词汇让我联想到清晨的森林,鸟儿的鸣叫声,以及树叶的沙沙声。这些声音和景象共同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在英语中,栖止 可以对应为 "rest" 或 "dwell",但这些词汇的含义更广泛,不一定特指动物的停留或栖息。在其他语言中,可能也有类似的词汇,但具体含义和用法可能有所不同。
栖止 这个词汇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含义和用法,不仅指动物的停留,也包括人类的居住。它在文学和生态学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能够传达出宁静和谐的氛围。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栖止 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词汇,能够帮助我更好地描述自然环境和表达内心的感受。
1.
【栖】
忙忙碌碌;不安定。
【引证】
《诗·小雅·六月》-六月栖栖,戎车既饬。
【组词】
栖屑、 栖栖、 栖栖默默、 栖遑
2.
【止】
(“趾”的本字。象形。甲骨文字形。上象脚趾头,下象脚面和脚掌。本义:脚)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止,下基也。象草木出有址,故以止为足。 、 《仪礼·士昏礼》。注:“足也。”-北止。 、 《易·噬嗑》-屦校灭止。 、 《汉书·五行志》-举止高。 、 《汉书·食货志》-四之日举止。 、 《汉书·刑法志》-当劓者,笞三百,当斩左止者,笞五百。
停住,中断进程。
【引证】
《广韵》-止,停也,息也。 、 《吕氏春秋·下贤》。注:“止,休也。”-亦可以止矣。 、 《韩诗外传》-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 、 《三国志·诸葛亮传》-羽飞乃止。 、 《资治通鉴·唐纪》-雪止。 、 《聊斋志异·狼三则》-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絮絮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