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9:32: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9:32:10
“栖栖惶惶”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人因为恐惧、焦虑或不安而心神不宁、慌乱无措的状态。其中,“栖栖”意指栖息、停留,引申为心神不定;“惶惶”则指恐惧、慌张。
在文学作品中,“栖栖惶惶”常用来描绘人物在面临危机或重大变故时的内心状态,如《红楼梦》中描述贾宝玉在得知林黛玉病情加重时的反应。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描述紧张、焦虑的情境时,人们可能会使用类似的表达。
同义词:心慌意乱、惶恐不安、惊慌失措 反义词:镇定自若、泰然处之、从容不迫
“栖栖惶惶”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古老,其字面意思和引申义在古代文献中已有记载。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用法和含义基本保持稳定,但在现代汉语中,由于表达方式的多样化,其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
在**传统文化中,人们常常强调内心的平静和安定,因此“栖栖惶惶”这样的状态往往被视为不理想的心理状态。在社会动荡或个人面临重大挑战时,这种心理状态尤为常见。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紧张和不安。它让我联想到人们在面对未知和不确定性时的恐惧和焦虑,这种情绪在现代社会中依然普遍存在。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我因为即将到来的重要面试而感到栖栖惶惶,整夜难以入睡。这种体验让我更加理解这个词汇所表达的情感。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夜深人静,心栖栖惶惶,梦回往昔,忧思难安。”
视觉上,我可能会联想到一个人在黑暗中徘徊,脸上带着焦虑的表情。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急促的心跳声或不安的脚步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gitated and anxious”或“nervous and restless”,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情感状态相似。
通过对“栖栖惶惶”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这个词汇在描述人类情感状态中的重要性。它不仅是一个语言工具,也是理解人类心理和情感的窗口。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注意如何在适当的情境中使用这个词汇,以丰富我的语言表达。
1.
【栖】
忙忙碌碌;不安定。
【引证】
《诗·小雅·六月》-六月栖栖,戎车既饬。
【组词】
栖屑、 栖栖、 栖栖默默、 栖遑
2.
【栖】
忙忙碌碌;不安定。
【引证】
《诗·小雅·六月》-六月栖栖,戎车既饬。
【组词】
栖屑、 栖栖、 栖栖默默、 栖遑
3.
【惶】
(形声。从心,皇声。本义:恐惧,惊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惶,惶恐也。 、 《广雅》-惶,惧也。 、 《史记·刺客列传》-秦王方环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 、 《潜夫论·卜列》-孟贲狎猛虎而不惶。 、 明·梦觉道人《三刻拍案惊奇》-多官惶惶,只得散去。
【组词】
惶惶、 遑迫、 惶汗、 惶沮、 惶怖
4.
【惶】
(形声。从心,皇声。本义:恐惧,惊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惶,惶恐也。 、 《广雅》-惶,惧也。 、 《史记·刺客列传》-秦王方环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 、 《潜夫论·卜列》-孟贲狎猛虎而不惶。 、 明·梦觉道人《三刻拍案惊奇》-多官惶惶,只得散去。
【组词】
惶惶、 遑迫、 惶汗、 惶沮、 惶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