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45: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45:17
断市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某种商品在市场上暂时或长期无法购买到,即市场供应中断。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生产问题、物流问题、自然灾害、政策调整或其他原因导致的商品短缺。
断市 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断”和“市”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断”有中断、断绝的意思,“市”则指市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它更多地被用来描述商品供应的中断。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下,断市可能引发公众的恐慌或不满,尤其是在基本生活物资断市的情况下。例如,在自然灾害发生后,食品和水的断市可能会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
断市 这个词汇往往带有一种负面情感,因为它意味着需求的无法满足和可能的不便。在联想上,它可能让人想到排队等待、抢购和短缺的场景。
在个人生活中,断市可能发生在购买热门商品时,如新款电子产品或限量版商品。例如,我曾经在购买某款游戏机时遇到了断市的情况,不得不等待补货。
在诗歌中,可以将“断市”融入描述社会现象的诗句中:
疫情如潮涌,口罩断市中。 人们心惶惶,排队待春风。
断市 的视觉联想可能是空荡荡的货架、长长的排队人群和失望的表情。听觉联想可能是人们的抱怨声和讨论声。
在不同语言中,描述商品短缺的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例如,英语中可能会使用“out of stock”或“sold out”来表达类似的意思。
断市 这个词汇在描述市场供需关系和商品短缺情况时非常有用。它不仅反映了经济现象,也揭示了社会和文化的某些方面。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描述和分析现实世界中的各种情况。
1.
【断】
(会意。本义:截断,截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断,截也。 、 《易·系辞下》-断木为杵。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 《韩非子·说林下》-公孙弘断发而为越王骑。 、 《韩非子·用人》-是断手而续以玉也,故世有易身之患。
【组词】
断梗、 断金、 断袖、 断颡、 断袖之宠、 断头话、 断裳
2.
【市】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是“之”(往),下面是“兮”,表市场嘈杂声。本义:市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古者神农作市,或曰祝融也。-市,买卖之所也。 、 《管子·乘马》-市者,货之准也。 、 《周礼·司市》-大市日昃而市,百族为主;朝市朝时而市,商贾为主;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 、 《公羊传·宣公十五年》注-因井田以为市,故俗语曰市井。 、 《论语》-肆之市朝。 、 《孟子·梁惠王上》-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 、 唐·白居易《卖炭翁》-市南门外泥歇。 、 明·刘基《卖柑者言》-置于市,贾十倍。
【组词】
市征、 市曹、 市声、 市人、 市吏、 市刑、 市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