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40: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40:03
“仰面朝天”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脸朝上躺着或倒在地上。基本含义是指人或物体处于一种完全无助或失败的状态,通常用来形容人倒在地上,面部朝上,无法自行起身。
“仰面朝天”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直接,由“仰面”和“朝天”两个词组合而成,形象地描述了人或物体倒下的状态。在古代文献中,这个成语就已经出现,如《水浒传》等古典小说中常见。
在**文化中,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失败或无助的状态,有时也带有一定的幽默色彩。在社会交往中,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语境,避免给人带来负面联想。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无奈和同情。联想上,我会想到一个人在困境中无法自拔的画面,有时也会联想到一些喜剧场景中的滑稽倒地。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有一次在公园散步时看到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摔倒,仰面朝天,周围的人立刻上前帮助,这个场景让我深刻体会到这个成语的生动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夜幕降临,星辰仰面朝天,静待黎明的呼唤。”
视觉上,我会联想到一个人躺在草地上,望着天空的画面。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周围人的笑声或关切的询问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flat on one's back”,虽然意思相近,但文化内涵和使用场景有所不同。
“仰面朝天”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形象生动的表达,能够准确地传达出人或物体倒下的状态。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丰富了我的词汇库,使我能够更准确地描述和理解不同的情境。
李豹啊的一声,往后一仰身,一个~,就躺在地上了。
2.
【面】
(象形。甲骨文字形,里面是“目”字,外面表示面庞。“面”,在古代指人的整个面部。“脸”是魏晋时期才出现,而且只指两颊的上部,唐宋口语中才开始用同“面”本义:脸)。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面,颜前也。 、 《周礼·撢人》-使万民和说而正王面。 、 《周礼·司仪》-私面私献。 、 《书·顾命》-大辂在宾阶面。 、 《战国策·赵策》-必唾其面。 、 唐·白居易《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女之靧面。 、 明·魏学洢《核舟记》-椎髻仰面。
【组词】
面不厮睹、 颜面、 满面
3.
【朝】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下为“莽”字,中间为“日”,“月”。表明太阳已从草丛升起,月亮还未落,是早晨。本义:指日出到早餐时,泛指早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朝,旦也。 、 《尔雅·释诂》-朝,早也。 、 《书·无逸》-自朝至于日中。 、 《礼记·祭义》。注:“朝,日出时也。”-周人祭日以朝及誾。 、 《诗·商颂·那》-温恭朝夕,执事有恪。 、 《水经注·江水》-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 《乐府诗集·长歌行》-朝露待日晞。 、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朝雨浥轻尘。 、 唐·杜牧《阿房宫赋》-朝歌夜弦。(弦:弹琴。)
【组词】
朝雉徒歌、 朝趁暮食、 朝上;朝夕乌、 朝夕相处、 朝日、 朝旦;朝不及夕、 朝升暮合、 朝成暮遍、 朝成暮毁、 朝夷暮跖、 朝欢暮乐、 朝市
4.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