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9:18: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9:18:21
劳武结合: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劳动与军事相结合。在**的特定历史背景下,它指的是在和平时期,将劳动生产与军事训练相结合,以提高国民的军事素质和生产能力。这种做法旨在实现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协调发展。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劳武结合可能被用来描述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其中每个人都能够在和平时期为国家的经济和军事做出贡献。 口语:在日常对话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讨论国家政策或历史时可能会被提及。 专业领域**:在军事学、政治学和历史学等领域,劳武结合是一个重要的概念,用于分析和评价特定时期的政策和实践。
同义词:军民融合、军民两用 反义词:军民分离
词源:劳武结合这个词汇起源于20世纪中叶的,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 演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但在讨论相关历史或政策时仍然会被提及。
文化:在文化中,劳武结合体现了集体主义和自力更生的价值观。 社会背景**: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劳武结合被视为一种有效的国家发展战略,旨在平衡经济和军事需求。
情感反应:这个词汇可能唤起一种集体努力和牺牲的情感,以及对国家安全和繁荣的关切。 联想:联想到那个时代的集体劳动场景和军事训练,以及人们为国家的未来所做出的努力。
经历或故事:在我的家乡,曾经有一个劳武结合的生产队,他们在农忙时节进行农业生产,而在农闲时节则进行军事训练。
诗歌:
在劳武结合的田野上,
我们播种希望,训练力量。
双手耕耘,心怀国防,
和平的种子,在汗水中茁壮。
视觉联想:想象一群人在田野上劳作,同时进行军事训练的场景。 听觉联想:听到劳动的号子和军事训练的口令声交织在一起。
比较:在其他国家,类似的军民融合概念也有所体现,但具体的实践和名称可能有所不同。
总结:劳武结合是一个具有特定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词汇,它体现了在特定时期对经济和军事平衡的追求。 反思**:这个词汇在今天的语境中可能不那么常用,但它所代表的理念和实践仍然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1.
【劳】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焱(yàn),即“焰”的本字,表示灯火通明;中间是“冖”字,表示房屋;下面是“力”,表示用力。夜间劳作。本义:努力劳动;使受辛苦)。
同本义。
【引证】
《庄子》-是犹推舟于陆地,劳而无功。 、 《孟子·滕文公上》-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组词】
劳心焦思、 劳民、 劳民动众、 劳师
2.
【武】
(会意。从止,从戈。据甲骨文,人持戈行进,表示要动武。本义:勇猛;猛烈) 同本义。
【引证】
《左氏春秋·宣公十二年》-楚庄王曰,夫文止戈为武。又曰,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财者也。 、 《易·履》-武大为于大君。 、 《诗·郑风·羔裘》-孔武有力。 、 《楚辞·九歌·国殇》-诚既勇兮又以武。
【组词】
英武、 威武、 武色、 武车、 武健、 武断乡曲
指干戈军旅之事。
【引证】
《韩非子·五蠹》-德不厚而行武。 、 《三国志·诸葛亮传》-用武之国。 、 《资治通鉴》-无用武之地。 、
【组词】
武弁、 武不善作、 武训、 武略、 武教、 武运、 武德
3.
【结】
用绳、线、皮条等绾成的疙瘩
【组词】
蝴蝶结
关键。
【引证】
《管子》-诚信者,天下之结也。
4.
【合】
(会意。从亼(jí),三面合闭,从口。本义:闭合,合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合,合口也。 、 《庄子·秋水》-公孙龙口呿而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