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13:58: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13:58:07
词汇“料吏”在中文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它似乎不是一个标准的现代汉语词汇。因此,我将基于可能的语境和字面意思进行分析。
“料吏”可能是由“料”和“吏”两个字组合而成的词汇。其中,“料”可以指材料、资料或者预料,而“吏”通常指古代的官员或公务员。因此,“料吏”可能指的是负责管理或处理资料的官员。
由于“料吏”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现代语境中可能不常见。在古代文献或特定的历史语境中,它可能指的是负责记录、整理或管理官方文件和资料的官员。
由于“料吏”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不明确。它可能是古代官职名称的一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职位和相应的词汇可能已经不再使用。
在古代**,官员的职责分工非常细致,料吏可能是负责特定文书工作的官员。这种职位的存在反映了古代政府对文书和资料管理的重视。
对于现代人来说,“料吏”可能带有一种古老和正式的感觉,可能会联想到古代的官僚体系和繁复的文书工作。
由于“料吏”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应用可能有限。在历史研究或古代文献的解读中,可能会遇到这个词汇。
在创作一个关于古代朝廷的故事时,可以使用“料吏”来描述一个负责重要文书工作的角色,增加故事的历史感。
结合古代朝廷的图像或古装剧中的场景,可以更好地理解“料吏”的角色和环境。
由于“料吏”是一个特定于中文的词汇,它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
“料吏”作为一个不太常见的词汇,反映了古代*官僚体系中的一部分。虽然它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在学和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时,了解这样的词汇仍然是有价值的。
1.
【料】
(会意。从斗,从米,表示用斗量米。本义:称量)。
计数;计量;核计。
【引证】
《说文》-料,量也。从斗,米在其中,会意。 、 《国语·晋语》。注:“数也。”-宣王料民于太原。 、 《国语·楚语》-楚师可料也。 、 《国语·周语上》-夫古者不料民而知其多少。
【组词】
料校、 料民、 料数、 料算
2.
【吏】
(会意。甲骨文。从手(又),从中。以手持中。有人认为中为笔。“吏”、“事”、“使”古同字。本义:官吏)。
官员的通称。汉以后,指低级官员或吏卒。
【引证】
《说文》-吏,治人者也。 、 《汉书·景帝纪》-吏者,名之师也。 、 《汉书·惠帝纪》-吏所以治民也。 、 《管子·朋法》-吏者,民之所悬命也。 、 《左传·成公二年》。注:“二三公也。”-王使委于三吏。 、 《国语·周语》-百吏庶民。 、 《战国策·齐策》-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 《韩诗外传》-据法守职不敢为非者,人吏也。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 、 方苞《狱中杂记》-量其家之所有以为剂,而官与吏剖分焉。
【组词】
吏势、 吏议、 吏司、 吏兵、 吏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