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2:58: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2:58:03
悲歌慷慨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悲伤的歌声中透露出慷慨激昂的情感。它通常用来形容在悲伤或困境中表现出坚定和豪迈的态度。
在文学作品中,悲歌慷慨 常用来描述英雄人物在面对逆境时的高尚情操和坚定意志。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常用,但在特定的讨论或表达中,它可以用来强调某人在困难时刻的坚强和勇敢。
悲歌慷慨 这个词汇源自古代汉语,其中“悲歌”指的是悲伤的歌曲或歌声,“慷慨”则指情绪激动、豪爽。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逐渐被用来形容在悲伤中表现出坚定和豪迈的情感。
在文化中,悲歌慷慨 常常与英雄主义和牺牲精神联系在一起。它反映了人民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所展现出的坚韧和勇气。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敬佩和感动。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在逆境中依然保持坚强和勇敢的人,他们的精神激励着我去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一位朋友在失去亲人后,依然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她的坚强和勇敢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更加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悲歌慷慨,风中飘扬,
英雄泪,不屈的魂。
逆境中,更显豪情,
岁月长,志不改。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战士在战场上高歌,背景是壮丽的山河,音乐则是激昂的进行曲,这样的视觉和听觉联想强化了悲歌慷慨的情感表达。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melancholy with a touch of heroism",虽然不完全对应,但也能传达出在悲伤中带有英雄主义的情感。
悲歌慷慨 这个词汇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也让我在面对困难时能够保持积极和勇敢的态度。通过对这个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在逆境中保持坚强和豪迈的重要性。
慷慨独悲歌,钟期信为贤。
乃至变乱之间,尽丧其平生,岂其~之性欤。
1.
【悲】
(形声。从心,非声。本义:哀伤;痛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悲,痛也。 、 《广雅》-悲,伤也。 、 《诗·小雅·鼓钟》-忧心且悲。 、 《诗·召南·草虫》-我心伤悲。 、 《素问·宣明五气篇》-并于肺则悲。 、 《淮南子·天文》。注:“西南方之大壑也。言深峻,临其上令人悲思,故名。”-至于悲谷。 、 晋·干宝《搜神记》-何哭之甚悲也。 、 《乐府诗集·长歌行》-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组词】
悲怆、 悲怨、 悲惋、 悲吟、 悲忧、 悲郁、 悲涕、 悲哭、 悲怒、 悲疚、 悲戚、 悲恻
2.
【歌】
(形声。从欠,哥声。从“欠”,表示与口有关系。本义: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歌,咏也。 、 《说文系传》-歌者,长引其声以诵之也。 、 《易·离》-不鼓缶而歌。 、 《虞书》-歌永言。 、 《礼记·乐记》-歌咏其声也,长言也。 、 《诗·魏风·园有桃》传-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谣。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昔者,舜鼓五弦,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 、 《论语·微子》-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 、 《战国策·齐策》-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
【组词】
对歌、 高歌、 歌吹、 歌鼓、 歌戏
3.
【慷】
(形声。从心,康声。本义:情绪激昂)。
同本义。
【引证】
曹操《短歌行》-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组词】
慷惋、 慷忾、 慷慨赴死、 慷他人之慨
4.
【慨】
(形声。从心,既声。本义:不得志而愤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慨,忼慨壮士不得志也。 、 清·全祖望《梅花岭记》-副将军史德威慨然任之。
【组词】
愤慨;慨切、 慨爽、 慨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