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48: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48:45
“清微”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指的是清澈细微。它通常用来形容水的清澈透明,或者声音的细微柔和,也可以用来形容事物的精致细腻。
在文学作品中,“清微”常用来描绘自然景物,如清澈的溪流或细微的风声,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在口语中,它可能用来形容某人的声音柔和或者某物的质地细腻。在专业领域,如音乐或艺术评论中,它可以用来描述音乐的细腻处理或艺术品的精致工艺。
“清微”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使用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含义和用法有所扩展,但基本保持了原有的清澈和细微的含义。
在传统文化中,“清微”常与自然和谐、精致细腻的美学观念相联系。它体现了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细节的关注。
“清微”这个词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让人联想到清晨的露水、山间的溪流,或者是细腻的丝绸和柔和的音乐。它能够唤起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细腻感受。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清微”来形容一杯清澈的茶水,或者是一首旋律柔和的音乐,以此来表达我对这些事物的喜爱和欣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清微”:
清微的月光洒在窗前,
如梦如幻,如诗如画。
心灵的尘埃被轻轻拂去,
只留下一片宁静和纯净。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清澈溪流的画面,水面上反射着细微的光芒。结合音乐,可以想象一段柔和的钢琴曲,旋律细腻而动人。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delicate”或“subtle”,它们也传达了细腻和微妙的含义,但在文化和语境上可能有所不同。
通过对“清微”的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这个词汇的多重含义和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它不仅是一个形容词,更是一种美学和生活态度的体现。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灵活地运用这个词汇,丰富我的语言表达。
1.
【清】
(形声。从水,青声。“青”,碧绿透彻,也有表意作用。本义:水清)。
同本义。与“浊”相对。
【引证】
《孟子》-沧浪之水清兮。 、 《诗·魏风·伐檀》-河水清且涟猗。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举身赴清池。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临清流而赋诗。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发之欲其清。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水尤清冽。
【组词】
清直、 清波、 清泚、 清涟、 清活活、 清照、 清悠悠、 清深、 清酤、 清雨、 清英、 清茗
2.
【微】
(会意。从彳(chì);--(wēi)声。本义:隐秘地行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微,隐行也。 、 《左传·襄公十九年》-崔杼微逆光。
【组词】
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