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28: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28:36
词汇“女师”在汉语中通常指的是女性教师,即从事教育工作的女性。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直接反映了其基本含义,即女性身份与教师职业的结合。
在不同的语境中,“女师”的使用可能有所不同。在文学作品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强调角色的性别特征,或者在描述女性教师的形象时使用。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更加随意,用于日常交流中提及女性教师。在专业领域,如教育学或性别研究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讨论女性在教育领域的地位和作用。
同义词“女教师”和“女教员”在含义上与“女师”基本相同,但“女教员”可能更多用于正式或官方的语境中。反义词“男师”和“男教师”则指男性教师。
“女师”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女”和“师”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师”可以指教师或师傅,而“女”则明确指女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使用上可能更加多样化。
在**文化中,教师一直被视为崇高的职业,而女性教师在历史上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随着性别平等观念的普及,女性教师在教育领域的作用和地位得到了更多的认可和尊重。
提到“女师”,我可能会联想到温柔、耐心和智慧等特质。这些联想可能源于对女性教师普遍的正面印象,以及她们在教育过程中的积极影响。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遇到过一位非常出色的女师,她不仅教学有方,而且对学生关怀备至,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女师”:
春风化雨润桃李,
女师心血育英才。
提到“女师”,我可能会联想到一位穿着整洁的教师服装,站在讲台上,用温和而坚定的声音授课的场景。这种联想可能伴随着教室的安静氛围和学生专注听讲的画面。
在其他语言中,如英语,可能使用“female teacher”来对应“女师”。不同文化中对女性教师的看法和态度可能有所不同,但普遍都认可女性教师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通过对“女师”这个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和意义。这个词汇不仅反映了女性在教育领域的角色,也体现了社会对女性教师的尊重和认可。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这个词汇有助于准确传达信息,并展现对女性教师职业的尊重。
1.
【女】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个敛手跪着的人形。本义:女性, 女人,与“男”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王育说:“对文则处子曰女,适人曰妇。”-女,妇人也。 、 《诗·卫风·氓》-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 贾谊《论积贮疏》-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男女衣著。 、 《韩非子·亡征》-男女无别。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如倩女之靧。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男女奔窜。
【组词】
女陪堂、 女先儿、 女红、 女冠、 女兄、 女伯、 女嬖、 女隶、 女中丈夫
2.
【师】
(会意。从币,从垖。垖(duī)是小土山,帀(zā)是包围。四下里都是小土山,表示众多。本义:古代军队编制的一级。二千五百人为一师)。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师,二千五百人为师。 、 《书·伪泰誓》-王乃犬巡六师。 、 《诗·小雅·采芑》-陈师鞠旅。 、 《周礼·地官·小司徒》-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