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8 17:22: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8 17:22:48
木乃伊:木乃伊是指经过特殊防腐处理后保存下来的古代人类或动物的尸体。这种处理通常包括去除内脏、使用香料和盐进行干燥,以及用布条包裹。木乃伊最著名的例子来自古埃及,他们相信死后的生命,因此精心保存尸体以备来世使用。
“木乃伊”一词源自阿拉伯语“mumiyā”,意为“沥青”,因为古埃及木乃伊的外观有时被误认为是沥青。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被用来指代所有经过防腐处理的尸体。
在古埃及文化中,木乃伊制作是一种神圣的仪式,与**信仰紧密相关。在现代社会,木乃伊常常成为恐怖电影和神秘故事的元素,增加了其文化影响力。
木乃伊通常引发人们对死亡、不朽和神秘的联想。它可能带来一种既敬畏又恐惧的情感反应。
在一次博物馆参观中,我亲眼见到了一具古埃及木乃伊,那次经历让我对古埃及文化和死亡观念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诗歌中,木乃伊可以被用来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
在时间的沙漠中, 木乃伊静静躺卧, 布条包裹的记忆, 诉说着古老的传说。
木乃伊的图像通常与干燥的沙漠、古老的墓穴和神秘的仪式相关联。在音乐中,它可能与低沉的鼓声和神秘的旋律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氛围。
在不同文化中,类似木乃伊的防腐处理尸体也有出现,如**的“干尸”和南美洲的“印加木乃伊”。每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处理方法和象征意义。
木乃伊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古代的防腐技术,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情感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木乃伊的多重含义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历史和文化,同时也丰富了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1.
【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树木形。上为枝叶,下为树根。“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木”的字表示树木或木器的名称。本义:树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草,下象其根。 、 《白虎通》-五行,木之为言触也。阳气动跃,触地而出也。 、 《春秋繁露》-木者,春生之性。农之本也。 、 《管子·权修》-一树十获者木也。 、 《庄子·山木》-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 、 《孟子·尽心上》-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 、 宋·周敦颐《爱莲说》-草木之花。 、 明·魏学洢《核舟记》-鸟兽木石。 、 《墨子·公输》-宋无长木。 、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或在木杪。
【组词】
花木、 木石、 木化石、 木芽、 木表、 木披、 木斧
2.
【乃】
你,你的。
【引证】
《左传·僖公十二年》-余嘉乃勋。 、 《汉书·高帝纪上》-几败乃公事。 、 《史记·淮南衡山传》-谁谓乃公勇者? 、 陆游《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父亲)。
【组词】
乃父、 乃祖、 乃公、 乃兄
他的。
【引证】
曹操《蒿里行》-乃心在咸阳。
【组词】
乃眷、 乃尊、 乃老、 乃堂
3.
【伊】
(会意。从人,从尹。尹,治理。合起来指伊尹,殷治理天下者。后假借为那)。
表示远指,相当于“那”。
【引证】
《诗·秦风·蒹葭》。笺:“伊,当作繄,犹是也。”-所谓伊人,在水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