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46: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46:11
“人样”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有两种含义:
“人样”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人”和“样”两个字组成,历史演变中没有特别的变化,一直保持着其基本的含义。
在**文化中,“人样”常常与儒家思想中的“礼”联系在一起,强调个体在社会中的行为应当符合一定的规范和礼仪。
“人样”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社会规范和期待,对于那些行为不符合这些规范的人,可能会产生负面的情感反应。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用“人样”来提醒自己或他人在公共场合保持适当的行为,以符合社会期待。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繁华的街头,他保持着人样,心中却是一片荒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behaving like a civilized person”或“keeping up appearances”,强调的是文明行为和社会形象。
“人样”这个词汇在中文中具有丰富的含义,不仅涉及外貌,更关乎行为和社会规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更好地沟通和理解社会文化背景。
1.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
2.
【样】
(形声。从木,羕(yàng)声。本义:栩实,字亦作橡)。
假借为“像”。式样。
【引证】
唐·白居易《缭绫》-去年中使宣口敕,天上取样人间织。
【组词】
样银、 样儿、 样子间、 样米、 样物、 样度、 样当、 样制、 样钱